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章东风未肯ru东门一(6/6)

因南朝困于益州而轻视之,今日之南朝,实不可轻侮!”

萧佑丹默然叹了口气,道:“这个道理,我岂能不懂?有石越、司马光在朝中,南朝哪那么好打?不过,不管怎样,此事事关机密,林牙绝不可泄露。君在南朝,要竭力营造两国和好之气氛。”

“大王尽可放心。”拖古烈额首道“朝廷果然要战,下官当先为忠臣。”

萧佑丹凝视拖古烈,喟然叹道:“皇上常说拖古烈是国士,可以生死托付之。皇上知人之明,吾所不及也。”

汴京是个会变魔术的城市。前一天街上还到处都是白纸飘飘,各家店铺都卖着冥器;仅仅一夜之后,整座城市全都已经张灯结彩,洋溢着喜庆的气息。人们穿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戴上崭新的幞头,如潮水一般向外城的东水门涌去,汴河的河道两侧,柳枝招展,到处都是兴奋、欢喜的市民,他们早已接到官府的通告,高丽国呈送祥瑞的使团,将在今日乘船自此入城。礼部、太常寺、鸿胪寺与开封府的官员,还有奉旨前来的内臣,高丽使馆的使臣们,早已在进城后的第一个码头边搭好了彩棚,待高丽人一到,便迎接祥瑞前往大相国寺。

而在崇政殿,升朝官们与外国使节们,在均容直的音乐声中“臣等不胜欢抃,谨上千万岁寿”的祝寿声此起彼伏,高太后端坐于珠帘之后,木然地听着内臣“承旨”宣答:“得公等寿酒,与公等同喜。”在这极喜庆的时节,心里却生起一种孤独凄凉的感觉。“天子娶妇,皇后嫁女”的繁华,早已淡在了记忆的最深处;青梅竹马的十三哥,登上皇帝的宝座不过数年,便在内外的压力下,大志未酬,而英年早逝;视自己为亲生女儿的姨妈曹太后,也在几年前撒手人寰;她现在是大宋地位最高的女人,母仪天下,要为天下表率。但是,在自己生日的时候,她需要其实并不是这样政治意味浓厚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庆典,她更希望和至亲的亲人在一起,在保慈宫小酌几杯,去琼林苑看看花;她不敢奢望还有人能叫自己“滔滔”却殷切地希望儿子们能发自内心地叫自己一声“娘娘”但这一切,却只能是奢望,那个做皇帝的儿子,心思越来越让人捉摸不透,而另外两个儿子,在自己母亲生日时,却只能远远地隔着珠帘,与外人们一道,说什么“臣等不胜欢抃,谨上千万岁寿。”

萧佑丹在所有外国使节中,享受了最特别的礼遇。在宋朝君臣心中,只有辽才是能称为“朝”的国家,亦只有辽才是与自己平起平坐、分庭抗礼的国家,其余的都不过是“国”要等而下之。所以,不仅身为卫王的萧佑丹,地位要远高于高丽国的“怀王”;连辽国正使拖古烈,亦位在他国使者之前。

当萧佑丹在庭前拜寿之时,一直按着程序答复的高太后,亦不由敛起心神,隔着珠帘仔细端详着这位闻名已久的卫王。待到再拜后内臣宣诸国使臣升殿,通事舍人则宣“诸国使臣进奉”高太后见着萧佑丹将进奉之寿礼递上,她不待客省使说话,忽然温声慰问道:“卫王殿下远来,鞍马劳顿,一路辛苦了。”

萧佑丹亦不由微微一怔,旋即回道:“回太后,契丹人尊重值得尊重的人。太后懿德,达于北朝,为敝国军民所称颂。臣昨日至汴京,见中元节之物,一应俱有,惟太后之圣明,方能无所忌讳,仅此一事,便足为天下后世之表率。臣感佩于心,亦为南朝欢喜。又宋辽是兄弟之国,太辽皇帝陛下与大宋皇帝陛下为兄弟,太后即是大宋的母后,亦是大辽的母后。故吾主特遣臣来,祝太后千万岁寿。”

这番话说得极是客气亲切,然自萧佑丹说来,掷地有声,并无半点谄媚之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