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的副参谋长;在暗中物色多时,终于找到了一个人,名叫缪斌。
此人籍隶江苏无锡;家世比较奇特,是一个道士的儿子。道士原有两种,一种是由王重阳,邱长春这个系统传下来的”全真道士”戒律甚严;一种叫做”火居道士””火”是不断人间烟火之火;”居”是男女居室之居,一样娶平生子,像张天师,便好算是火居道士。
因此,缪斌有个外号叫”小道士”他书念得不坏,是交大出身,是陆定一同学,联俄容共时期,缪斌是国民党,陆定一也是国民党;及至武汉分共、京沪清共以后,缪陆分道扬镳,陆定一归入共产党,缪斌仍旧是国民党——他是民国13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唯一的上海学生代表;会后留在广州,参加北伐,出任何应饮的东路军司令部政治部主任。
到得民国18年,缪斌由军而政,当上了江苏省民政厅长,由于鬻官卖缺,贿赂公行,为舆论所攻击,因而为中央撤职查办。那时正是励精图治之时;官员因贪污落职,政治生命就算完了。缪斌在南方无法立足,跑到北方去鬼混。
及至芦沟桥事变爆发,平津沦陷,群魔乱舞;缪斌因为与北洋政府并无渊源,无法挤进王克敏的”临时政府”只弄到一个日本人为驱策中国百姓而设立的”大民会”副会长。这个机构的”狼人气息”颇为浓厚;军统认为以缪斌的性格,会利用”大民会”搞出很多出卖国家利益的勾当来,决定加以公开制裁。
平时缪斌正迷恋于坤伶中学程艳秋最有成就的新艳秋,排夕拜扬;军统人员即在戏园中下手,但因投鼠忌器,怕累及无辜,得让缪斌逃脱一条性命。
这一来,北方又不敢住了。于是缪斌一面南下投汪;一面托人向戴雨农输诚,军统亦乐得加以利用,但知道他诡诈多变,从未交代他任何重要任务。但缪斌却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看出来一个矛盾,利用这个矛盾,在日本军人中,大肆活跃。
他看出来的这个矛盾是,日本跟中国,一面作战,一面想求和。所以”重庆分子”如果是小脚色,有为日本宪兵逮捕,随时送命的危险。但如真的能跟国民政府要人接得上头,反能受日本军人的尊重。
缪斌就是看透了这一点,所以大吹起牛;他说他跟”何敬之”是如何如何深的关系;由于他当过北伐东路军司令部政治部主任,日本人相信了。
他说他跟”顾墨三”如何如何深的关系;由于他当过顾祝同的民政厅长,而且有将当年同僚——江苏省保安处长李明扬拉到汪政府这面来的实绩,日本人更相信了。
他说他跟”吴稚老”如何如何深的关系;由于他是吴稚晖的小同乡,且当年确蒙赏识,所以日本人也相信了。
今井武夫所以找到他的原故,主要的也是看中了他跟吴稚晖的关系。因为大家都知道吴稚晖”以布衣而为国之大老”素来受蒋委员长的尊敬。日本人感觉到重庆求和最大的困难,就是无法经过一重关系,便能”通天”而缪斌却说,只要他跟”稚老”说明了,”稚老”随时可以去见委员长;而且也不必像别人那样,跟委员长说话,先要考虑考虑,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稚老向来口没遮拦;公开演讲能用X宽债紧这样的譬喻,是大家知道的。所说的话如果过于率直,委员长一定也能谅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