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四篇 自贱与贱人
老侠:有一次,你说,这些学院派博士们对你的评论,gan觉上他们gen本无法进入你的写作和生活,对你的生活经验他们一无所知,在这zhong无知状态中,他们进入不了你的那zhong语言,那zhong想象的空间,甚至进入不了真正地击中你的要害的状态,也就是他们批判你时连他们自己都不真相信他们是在反对什么。jian守什么。他们最gen本的mao病chu在无所jian守,因而也就无的放矢。除了知识分子的虚荣受到挑战后的愤怒是真实的之外,每个字都是可疑的。但学院派也ting怪诞,他们批判你时把你作为一个写痞子小说的痞子作家,但他们想在中国找到"后现代"的经验证据时,又把你归入"后现代"的行列,"后现代"可是当时最时髦的学问,在西方也是文化批判的新锐,这已经是很高的评价了。王守、王岳川、张颐武这些在当时言必称"后"的教授、博士,居然就把你作为后现代在中国的代表作家了。你怎么看这个问题,或这个事件?
王朔:对小说评论,我一直认为与写小说完全不同。评论家是借评小说说他自己。从文坛上的功利的角度讲,评论涉及到一个作家。特别是刚冒chu来的作家的成名与地位。比如说中国作家以前的成名,都是发了一篇有点儿影响的东西,发这作品的刊wu要召开研讨会,请批评家参加并评论,然后再弄一篇作家本人的自述,一块发在刊wu上,这就算成功了。从功利的角度讲,批评家对作家是重要的,他们的肯定与否定。争论与辩驳决定着一个作家在一定的时间内成不成为一个焦点或重点。但等我chu来时,等于是在批评界没有承认的情况下,自己活下来了。我自己活chu来了。那就是说,涉及到功利的时候我不需要他们。从功利上讲,严肃的批评和不严肃的批评之间,对一个作家的成名,从某zhong程度上更需要不严肃的批评。严肃的批评呢?我有一个悲观的看法,我认为小说是不能拿理论来解释的,而大bu分批评家工作的方法就是用理论来解释小说,有的时候为了对上他的那个研究题目,他就没有耐心去把你是怎么来的,也就是所谓的你的作品是怎么发生的这件事认真想一想。他也只在你的作品能支持他的理论观点时利用你。而在这点上,我想批评家只是要说他自己的事,借助你说他自己。这和我们chu1理生活上的事时的那zhong作法非常像。作家写作时拿生活中他gan兴趣的或者支持他的观念的东西去把它写成小说,他肯定遗漏了很多生活中本来的东西。批评家对小说家的批评也类似。他似乎是在解释小说的本质是什么。某位作家的作品的特点是什么,实际上他要解释的无非就是他自己。如果有位批评家特别严肃,把作家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一遗漏地都给说一些,都给掰开来看一看,都给摸一遍,作家看到了这样的批评家,他的ganchu2该多刺激。当然,不可能有这样的批评家。这么说吧,我作为小说家特别理解这个问题,我并没有要求批评家一定要了解我,也没有必要说我。除非另有目的,他会假装关心我,但他会把我的其他bu分掩盖起来,要这样写评论,实际上不太可能。起码目前我还没看到谁是那么现代那么严肃的批评家。所以后来我就发现作家和批评家之间的那zhong关系接近于互相利用。他批评我,是为了批判其他的景观,他们的这zhong讨论就很难说真的是在我shen上,我算什么呀,就是一个符号或象征。我象征着什么呢?社会上的拜金主义呀、dao德沦丧呀,他非常想借这个说话。这zhong情况呢,我就觉得不必太认真了。那我对他们又是什么态度呢?我是这样:反正你说我,即使是批判着说,我也显得热,大众只知dao我的名字被反复提起,老爱说我,至于说的是什么大众并不特别在乎。所有的反驳、回应呀,其实都是一个问题,在我看来是老式话题,没什么。其他的话题他们也说不透或不愿说。他们把你定成那zhong人以后,他们永远不想懂你以后,你想通过讲dao理或者通过自我辩解、自我解释使他们懂你,改变对你的看法,这不太可能。我觉得他们说我不过是个借口,只不过是各说各的话。我呢,对这zhong东西被造成以后我反而去保持这状态,我现在觉得我可以保持一zhong和主liu文化的距离。当然这个话说起来niu,好像这就是我的价值所在。所以我觉得我最害怕的不是招骂,而是被他们认可。
老侠:痞子文学与"后现代"之间的差别ting大的。
王朔:我懒得去搞清这zhong差别,我只知dao它的一些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