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甜(2/2)

我在国时读到过一本反共的政治刊。我很奇怪,刊编辑的政治味觉,同样停留在桥人“甜”的平。比方说,他们时而谴责某共产党是假克思主义,背叛了克思主义,时而又谴责克思主义(那么假和背叛岂不是很好?);一方面揭共党分也有婚外恋和私生,一方面又一关共党分的自我禁太压抑人(那么婚外恋和私生岂不是很符合人?)。他们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逻辑的矛盾和混,只觉得凡是反共的就值得喝彩,就很好,就是甜。也就是在这本刊上,我读到一条消息:一个刚从海南岛跑到香港的女,姓陈,宣称自己是反共义士,被西方一个国家的政府情地当作政治难民给予收留和保护。几个月后,我遇到了这个国家一个使馆官员,很为他们的政府到委屈和气愤。在餐桌上,我告诉他,我认识这个陈小。她在海南岛从未参加过任何政治活动,只是组织过一个“岛文学大赛”骗取了全国文学青年近二十万元的参赛费,然后把一大堆参赛稿件丢在宾馆里,一拍卷款逃港。她没有能够说服我当她的大赛顾问,但这不要,在她的登在报纸上的征稿广告上,十几个她能够想到的世界当红的作家,尔克斯、昆德拉、略萨等等,居然都成了她的顾问——她差不多想在海南岛评一次超级诺贝尔文学奖。

我的这一番介绍似乎让使馆官员到困惑,他皱着眉说,她也许骗了钱,也许骗得很笨,但这是不是可以看作是一特殊的政治反抗方式?

我没法把谈话继续下去。我并不想改变餐桌对面这位外官的政治立场。任何一严肃而恪守和平原则的政治立场,你可以拥护,可以反对,但不能没有尊重。我只不过是到一困难。就像我没法让当年的桥人从语言上区别各各样的“糖”现在,我也没法让外官区别中国各各样的“反抗”在他中陌生而模糊的这个国家,骗钱也是一块可的“糖”则此而已。

他费力地打着手势。

人更用“西方人”甚至“老外”的笼统概念,就像用甜字。在一个拒绝认同德国的英国人或者拒绝认同国的法国人看来,这传统当然十分可笑。同样,直到今天为止,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乃至相当多数的经济学者来说,国的资本主义,西欧的资本主义,瑞典等几个北欧国家的资本主义,日本的资本主义,似乎也没有什么重要的差别。十八世纪的资本主义,十九世纪的资本主义,本世纪战前的资本主义,本世纪六十年代的资本主义以及本世纪九十年代的资本主义,还是没是没有什么重要的区别。在很多中国人那里,一个“资本主义”概念就足够用了,就足够支撑自己的意或者敌意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