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永远的尹雪艳》之语言与语调
在白先勇的《台北人》全集中,开卷的《永远的尹雪艳》,是最“冷”的一篇。其他各篇,虽然也都采用客观叙述,虽然也都包han社会批评,但读者很容易gan觉chu作者对故事里人wu的同情。惟独在《永远的尹雪艳》里,作者像是完全把自己隔离,冷yan旁观,采用全知叙事观点,不探入任一角se之意识内,只限于人wu外貌言行与情节发展的juti客观之描述。《永远的尹雪艳》,是《台北人》中嘲讽意味最nong1的一篇。此嘲讽意味,前后一贯,藉由全文之“语调”(tone)——即“叙述者”之口吻——有效地传达给了读者。
首先,我想解释一下何谓“叙述者”我们时常误以为一篇小说的叙述者,就是小说的作者;叙述者所说的话,就是作者要说的话。其实并不尽然。特别是在讽刺文中,作者有时故意让叙述者daochu与自己本意完全相反的话;而此作者与叙述者之间的差距,最能拍击而产生嘲讽效果。
在《永远的尹雪艳》里,白先勇就运用了这zhong让叙述者说反面话或歪扭话的嘲讽技巧。举数例如下:
叙述者的话:
尹雪艳总也不老…不guan人事怎样变迁,尹雪艳永远是尹雪艳。
作者的本意:
孰能不老?即使像尹雪艳,外表看似没有改变,人人以为“永远”其实还不是自欺欺人。
叙述者的话:
尹雪艳名气大了,难免招忌,她同行的姐妹淘醋心重的就到chu1嘈起说:尹雪艳的八字带着重煞,犯了白虎,沾上的人,轻者家败,重者人亡。
作者的本意:
尹雪艳的八字确实带着重煞,使人家败人亡。这和她的名气大,招忌,倒没什么关系。
叙述者的话:
洪chu1长…一年丢官,两年破产…尹雪艳离开洪chu1长时还算有良心,除了自己的家当外,只带走一个从上海跟来的名厨司及两个苏州娘姨。
作者的本意:
尹雪艳真没良心。洪chu1长破产后,她不但离弃他,而且把她自己的一切家当与仆人都带走。
叙述者的话:
尹雪艳站在一旁…以悲天悯人的yan光看着她这一群…客人们,狂热的互相厮杀,互相宰割。
作者的本意:
尹雪艳毫不悲天悯人,观赏着客人们互相宰割。
白先勇的另一zhong嘲讽技巧,即在叙事时故意使用成语、陈腔滥调以及夸张言语。成语或陈腔滥调如“五陵年少”、“两鬓添霜”、“一腔怀古的幽情”、“津津乐dao”、“高朋满座”、“世外桃源”、“呆如木ji”、“倾诉衷chang”等。夸张的比喻与描写更是俯拾皆是,给全篇小说带来han有喜剧意味的嘲讽效果。举例如下:
望着天上的月亮及灿烂的星斗,王贵生说,如果用他家的金条儿能够搭成一dao天梯,他愿意爬上天空去把那弯月牙儿掏下来,cha在尹雪艳的云鬓上。
用钻石玛淄串成一gen链子,tao在尹雪艳的脖子上,把她牵回家去。
洪chu1长休掉了前妻…答应了尹雪艳十条条件;于是尹雪艳变成了洪夫人。
连yan角儿也不肯皱一下。
即使是十几年前作废了的tou衔,经过尹雪艳jiao声亲切的称呼起来,也如同受过借封一般,心理上恢复了不少的优越gan。
尹雪艳的话就如同神谕一般令人敬畏。
尹雪艳亲自设计了一个转动的菜牌,天天转chu一桌桌jing1致的筵席来。
轻盈盈的来回巡视着,像个通shen银白的女祭司。
(打麻将快输时)向尹雪艳发chu讨救的哀号向尹雪艳发chu乞怜的呼吁
这zhong夸张得近乎hua稽的描写,是全篇揶揄语调之主liu,呈现给读者一幅活生生的社会讽刺图画。
在《白先勇的小说世界》一文里,我探讨《台北人》的生死主题时,曾论及《永远的尹雪艳》这篇小说的寓意。为了方便,我将有关的几段抄录于下:
细读《台北人》,我ganchu2到佛家“一切皆空”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