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我,让我放心,因为他不想跟那个什么…格林斯潘家的丫头结婚,她也不愿意嫁给他…你听见了吧,安卡,格林斯潘的女儿不愿意嫁给我儿子维索茨基!谁能想到,犹太人这么瞎眼!跟乡下人租地一样…哼,还不愿意嫁给我儿子!…这太好了,我高兴得直祷告,可我不能原谅她…她斗胆包天,竟拒绝我的儿子…当她是谁,哼,不就一个普通犹太女人吗!…儿子给我看了她的信。她这个臭不要脸的在信里说,她爱是爱我儿子,可就是不能嫁给他,她家里永远也不同意她改信天主教。她跟我儿子告别时,还挺动感情的。真个的,我要是不知道那信是个什么犹太女人写的,而且我儿子是当事人,我真的要可怜她哭一场呢。你要愿意就看看这封信,可是,安卡,别告诉别人。”
安卡看了很长时间。信写了整整四页,密密麻麻的小字,字里行间充满了泪水、真情、痛苦、自我牺牲精神。安卡还没有看完,早已为她的不幸失声痛哭了。
“她会难过得要死的…米耶奇斯瓦夫先生要是爱她,就不应当顾忌太多…”
“难过,这是上帝奖给她的。放心吧,因为恋爱,她死不了,嫁给一个什么大老板后,过不了几天就会心满意足的。你不了解犹太女人。”
“谁心里难过也总是难过呀。”安卡不高兴地回答。
“说是这么说,可实际情况完全不一样。”
“不一定…不一定…”
安卡猛地站了起来,因为这时从工厂传来了一声嘎巴响,紧接着是一阵轰隆声,几十个人的惊叫声也透过花园传来了。
片刻之后,卡玛出现在通向工厂的小道上,上气不接下气地跑来了。
“脚手架!…天啊…都砸死啦…啊,天啊…啊,天啊!…”她含糊不清地嚷着,又惊又怕,浑身直打哆嗦。
安卡惊恐万状地急忙跑去了。可是在隔开花园和工厂厂院的栏栅旁边,有一个人守着,不肯放她过去。那人解释说,没出什么大事,不过是上面的脚手架塌了,压住了几个人;博罗维耶茨基先生已经到了现场,吩咐他在这儿把守,不能放人过去。
安卡回到了屋里,等维索茨卡和卡玛走后,她再也呆不住了;她仿佛听见了受伤的人在呻吟…
她虽然派了马泰乌什去打听详情,但因为等不及他回来,便挎着在库鲁夫试用过多次的手提药箱又去了。
她十分诧异地看到,工厂依然照常工作。
瓦匠站在主楼旁边脚手架上打着口哨;盖屋顶的工人在屋顶上正铺设大块锌板;厂院里摆满了马车、砖瓦和石灰;在未来的纺纱车间里,工人也在平心静气地安装机器。
她在哪儿也找不到卡罗尔,可这时有人指着马克斯·巴乌姆干活的那个车间,告诉她卡罗尔出城去了。
马克斯快步走到她面前。他这时穿着一身蓝工作服,满脸油污,因为出汗,头发都沾在脸上,嘴里叼着烟袋,双手插在兜里。
“怎么回事?”她问道。
“卡罗尔没受伤,出事前几分钟跟莫雷茨走了。”他干巴巴地说。
“我知道,工人受伤了吧,我刚才听见有人在哼哼呐…”
“大概有人压在底下了,我也听见了嗷嗷的叫喊声。”
“他们在哪儿呢?”她又问道,口气有点硬了,因为他那冷淡的回答和脸上似乎要责备的表情使她感到烦躁。
“走廊第三车间后面,你干吗非要去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