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楚游徐霞客游记记九(4/6)

孔道进到小洞中,这就是所说的五如石。其中有块石头,一敲击就会发出和谐深远响亮的声音,这是响石。据考,元次山咏道州景物诗中所写到的,石头有五如石、帘槽石,泉有穗、漫等七处,都在州城东。泉我游览了一个哮泉便可以大概推知其余各泉的情形,至于石我见到了五如石但帘蹲石没能寻到。屡向旁人询问,一读书人告诉说:“在报恩大寺内。”然而元次山诗序中说在州城东左湖中的石山顶上。既然那石帘可以当酒蹲,上面可以建亭子,那么难道可以移置到寺中?抑或寺址就是先前的左湖所在地?我质询那人,他说:“到了寺中自然知道。”于是到城东门,经过南门内,往西到报恩寺,想入寺打听空蹲石,见到日色很美丽,就姑且留着等到归来的途中再探问。赶忙出了西门,往南折过翼云桥,路分成两条:从西面的那条走二十五里为赚溪祠,又走十里为月岩;从南面的那条走是十里铺,然后又走六十里为永明县。十里铺侧面有座华岩,由岩下的小路可以到镰溪祠。我想两处都游览,便往南面的那条走。大道两旁都分别栽种着高大的松树,如同上南岳衡山的路一样,而此处的更加丛密。有的松树从下面分出五六根枝权,枝干密集挺拔,争翠竞秀,这是此地独见而其他地方所没有的。从道州到永明县,松树夹道的路程有七十里,栽种者的功劳,也不比古时种植甘棠树的地方官吏的小。州城西南,山冈山坡起伏不平,修筑道路时便顺着地势。四下望去,崇山远离,只西北面的一座山最高而且离得较近,它是月岩后面背靠的大山。到十里铺东,从小路向北走半里,便为华岩。岩洞门向着北,有条小水从洞下面流出来。由洞口进去,只听到水声而不见水。折往东三丈多,又折往南朝下走,洞便变得高弯幽深黑暗,不再见到光亮了。洞北边有间僧人住的小屋,因为要急着走,来不及到那小屋中寻觅火把,听说洞内只需一支火把便可以游完,因而也不必再找火把来游。于是我从那小屋右面向北朝小路走。此处的山小而峻峭,或孤峰耸立,或两三座山相连相接,如同串起来的珠子和并立生长的竹笋,座座山上岩石尖峭嶙峋,草木摇曳飘舞,在山间曲折地朝上走或往下行,如同置身在纷乱的云层和重叠的波狼中,令人茫然,辨不出方向。然而没有大山作为标志,只有西北面有个高峰,我不时地从山间缝隙中窥望它的一面,把它作为辨别里距、方位的座标。走五里,横过四条山间小路,又五里,越过一座小石桥,又翻过一座山岭,见到大路向西而去。顺大路走两里,又往北进入小路中,沿着石山山嘴,共走四里而转到平坦的田畴间,便是道州往西来的大路经过的地方。又走一里,镰溪祠就到了。祠朝向北,左边为龙山,右边为象山,都在祠后面,形态如龙似象,从祠后的小山分支出来而环拱突兀在祠前方。龙山就是前面我从它的山嘴转出到田畴间的那山,象山则是到月岩经过赚溪的那座山。祠被山峦环抱但不临水,前方宽展,可以容纳万马奔腾。祠是周元公出生的地方,如今只有他的一两个后人守护在其中,而没有其他任何人。因为没有地方找饭吃,便往西走。一里,经过象山,沿着它的北面又走一里,渡过镰溪。镰溪从月岩流来,到此处因为被象山在东边挡住,便往北流,然后又折向东流到州城西面汇入拖水。从镰溪北岸溯流往西行,五里到达村,它是洪姓人家聚居的一个村子。于是到一家店铺中躺下来等着吃饭,店中没有酒,到别处去买花了很长时间,下午才出发。出村后便往西南进入山中。路旁边先是有一座山峰圆而尖峭若如一支标枪,从这座山峰处起,乱峰渐多,有的若直立的锥子,有的像并列的手指,有的似横列的屏风,都绕环掩映在一座大山的东面,它们分成一行行排成一队队,如藤蔓一样互相牵引,都尖峭如骨。又走五里,往南转入乱山的内侧。又走三里,往西翻越一座山岭,望见正西边的一座山,宛若有一缕白烟横浮在山腰上,它就是月岩上层的山间穿洞露出来的天空。正西面高山若屏风般直立,仿佛和天一样高而难以攀登,往东延伸下来,第三层便是若有白烟横浮在山腰的这座山,山中间空而上面成弧形,下面形成几层石门,青翠的山冈如从中间被剑了一块,光色映照到前面的山上,所以远远看去如静止不动的白云。又走两里,直抵月岩山下,我从山东麓拾级而上,先进入下岩中。那岩洞朝向东边,中间空而上面相连,高高环拱起如桥梁,从下面望上去,如同老虎张着大口,目光以及牙齿的形状,威严可畏。我又从岩上遍游了景观奇异的地方。这晚住宿在月岩中。

十九日从月岩出发走两里,仍然从前一天所望见的如有白烟横浮的那座岩石处经过。到岔路处便往东南行,穿过小石山的内侧,曲折地从乱石中间穿行。八里出了山,渡过大溪往东走,这地方为洪家宅,也是洪姓人家聚居的村庄。又往东南进入小土山中,向南从山脊上走,三里后朝山下走,一里出了山,那地方有座巨大而平滑的岩石横贯着,往东走一里,又向南朝山坡上行,又走两里,往南登上一座岭。〔名叫银鸡岭。〕越岭往下,有个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