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司于乾封元年正月戊辰朔。先是,有司斋戒。于前祀七日平旦,太尉誓百官 于行从中台,云:“来月一日封祀,二日登封泰山,三日禅社首,各扬其职,不供 其事,国有常刑。”上斋于行四日,致斋三日。近侍之官应从升者,及从事群官、 诸方客使,各本司公馆清斋一宿。前祀一日,诸卫令共属:未后一刻,设黄麾半仗 于外壝之外,与乐工人俱清斋一宿。
泰山之上,设登封之坛,上径五丈,九尺,四
陛。坛上饰以青,四面依方
。一壝,随地之宜。其玉牒、玉匮、石舾小⑹检、距石,皆如封祀之制。又为 降禅坛于社首山上,方坛八隅,一成八陛,如方丘之制。坛上饰以黄,四面依方
。 三壝,随地之宜。其玉策、玉匮、石舾小⑹检、距石等,亦同封祀之制。
于是祭地祇、梁甫,皆以皇后为亚献,诸王大妃为终献。
有司于太岳南四里为圆坛,三成、十二阶,如圆丘之制。坛上饰以青,四面各 依方,并造燎坛及壝三重。又造玉策三枚,皆以金绳连编玉简为之。每简长一尺 二寸,广一寸二分,厚三分,刻玉填金为字。又为玉匮一,以藏正座玉策,长一尺 三寸。并玉检方五寸,当绳
刻为五
,当封玺
刻
二分,方一寸二分。又为金 匮二,以藏
座玉策,制度如玉匮。又为黄金绳以缠金玉匮,各五周。为金泥、玉 匮、金匮。为玉玺一枚,方一寸二分,文同受命玺,封玉匮、金匮。又为石舾校 以藏玉匮。用方石再累,各方五尺,厚一尺,刻方石中令容玉匮。舾信允┘齑Γ 皆刻
三寸三分,阔一尺。当绳
皆刻
三分,阔一寸五分。为石检十枚,以检石 舾校皆长三尺,阔一尺,厚七寸。皆刻为印齿三
,
四寸。当封玺
方五寸, 当通绳
阔一寸五分。皆有小石盖,制与检刻
相应,以检擫封泥。其检立于舾 旁,南方、北方各三,东方、西方各二,去舾杏缃云叽纭S治金绳以缠石舾校 各五周,径三分。为石泥以泥石舾校其泥,末石和方
土为之。为距石十二枚, 分距舾杏纾皆再累,各阔二尺,长一丈,斜刻其首,令与舾杏缦嘤Α
伏寻登封之礼,远迈古先,而降禅之仪,窃为未允。其祭地祇之日,以太后昭 ,至于行事,皆以公卿。以妾愚诚,恐未周备。何者?乾坤定位,刚柔之义已殊; 经义载陈,中外之仪斯别。瑶坛作
,既合于方祇;玉豆荐芳,实归于内职。况推 尊先后,亲飨琼筵,岂有外命宰臣,内参禋祭?详于至理,有紊徽章。但礼节之源, 虽兴于昔典;而升降之制,尚缺于遥图。且往代封岳,虽云显号,或因时俗,意在 寻仙;或以情觊名,事
为己。岂如化被乎四表,推
于神宗;
冠乎二仪,归功 于先德。宁可仍遵旧轨,靡创彝章?
至其年十二月,车驾至山下。及有司奏仪注,封祀以
祖、太宗同
,禅社 首以太穆皇后、文德皇后同
,皆以公卿充亚献、终献之礼。于是皇后抗表曰:
官、博士撰定封禅仪注:
丙辰,前罗文府果毅李敬贞论封禅须明实樽:“《淮南
》云:‘方诸见月, 则津而为
。’
诱注云:‘方诸,
燧,大蛤也。熟
拭令
,以向月,则
生。 以铜盘受之,下数石。’王充《论衡》云:‘
燧取火于日,方诸取
于月,相去 甚远,而火至
来者,气
之验也。’《汉旧仪》云:‘八月饮酎,车驾夕牲,以 鉴诸取
于月,以
燧取火于日。’《周礼-考工记》云:‘金有六齐。金锡半, 谓之鉴燧之齐。’郑玄注云:‘鉴燧,取
火于日月之
也。’准郑此注,则
火 之
,皆以金锡为之。今司宰有
燧,形如圆镜,以取明火;
鉴形如方镜,以取 明
。但比年祠祭,皆用
燧取火,应时得;以
鉴取
,未有得者,常用井
替 明
之
。”奉敕令礼司研究。敬贞因说先儒是非,言及明
,乃云:“周礼金锡 相半,自是造
燧法,郑玄错解以为
鉴之制。仍古取明
法,合用方诸,引《淮 南
》等书,用大蛤也。”又称:“敬贞曾八九月中,取蛤一尺二寸者依法试之。 自人定至夜半,得
四五斗。”奉常奏曰:“封
妾谬椒闱,叨居兰掖。但以职惟中馈,
属于蒸、尝;义切奉先,理光于蘋、 藻。罔极之思,载结于因心;祗肃之怀,实
于明祀。但妾早乖定省,已阙侍于晨 昏;今属崇禋,岂敢安于帷帟。是故驰情夕寝,睠嬴里而翘魂;叠虑宵兴,仰
郊 而耸念。伏望展礼之日,总率六
内外命妇,以亲奉奠。冀申如在之敬,式展虔拜 之仪。积此微诚,已淹气序。既属銮舆将警,奠璧非赊,辄效丹心,庶裨大礼。冀 圣朝垂则,永播于芳规;萤烛末光,增辉于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