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二章 人有旦夕祸福
这几个小伙子,是本县大地主杜老爷家的长工,刚刚从城外农田里耕作回来,正好遇上了“卖shen葬父”的柳青青。
那个为首的高大青年姓何名涛,少年时也是个淮上人家,十多年前也是因水患随父母离乡背井逃难至此。
其父因饥饿劳累中途死去,其母悲伤过度,终日以泪洗面,久而久之就双目失明、病魔缠shen、卧床不起了。好在何涛年轻力壮、农活技术又好、人也老实厚dao,很快就成为地主老财们竞相争雇的长工人选,母子两人的生活算是有了着落。
但是,何涛思想上一直有块“心病”就是自己常年劳作在外,家中老母已是垂暮之年、行动不便,自己难尽孝dao,又无他人照顾,每每心里惶惶不安。
本想托人说个媳妇来伺候老娘,可当女方了解了他家的经济情况,且还有个病危老母时,谁也不愿意承担这份苦差。所以直到今天,已经二十八岁了,仍是母子两人相依为命。
何涛看见青青后,立即为她的悲惨遭遇而gan动,回想自家shen世,同病相怜,就产生了帮助她的念tou,心想:老婆找不到,认个小妹妹,不是同样可以达到照顾母亲的目的吗。
和同伴们商量一下,大家都愿意帮忙。主意一定,就发生了上面的一幕。
几个人将青青及柳氏夫妇的尸ti抬回何涛家的小院里,又各自回家收集了一些破门窗木版,他们都是有力气、有手艺的人,连夜打制了二口薄pi棺材,将二老尸首装殓起来,清早抬到荒山上埋了,再去上工,一点儿没有误事。
从此,涛哥和青青就成了一家人,以兄妹相称。
青青从小就劳动惯了,这点家务活gen本不在话下,把个小家ting整理得有条不紊,虽然没有楼台亭阁、ji鸭鱼rou、绫罗绸缎,却也窗明几净、饭热菜香、衣鲜服新,把何老太太伺候得ti贴入微,涛哥在外干活也没有了后顾之优。
过了二年,何老太寿终正寝,青青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她从小就跟着父母沿街卖艺,对民间艺术有特殊的gan情,于是就经常到各zhong技艺的演chu场所转转,她最喜huan的就是在茶馆里听说书的讲故事,和看野台班子演戏。
有一次,戏班子里的一位武行突然生病,yan看着就要开锣,班主急得抓耳挠腮、不知所措。
青青有武功底子,人又聪明,戏看得多了,也大ti知dao一点演戏的路子。
于是自告奋勇上台客串了一把,还真不错,特别是那一串jin斗翻得真帅。
救场如救火,班主十分gan激,从此和戏班结下了jiao情,不时地为他们打个下手,跑个龙tao,翻翻跟tou,演个冬哥、chun妹、沉香、秋儿之类的小人wu,后来跟教戏的师傅学会了演关老爷的ma童、钟馗shen边的小鬼等pei角。也可以分得一份报酬。
青青的心情愉快了,家ting的收入增加了,生活也开始富裕起来。
变化最大的还是青青本人,人说:“女大十八变”一点没错,由于经济的宽裕、生活的安定、心情的舒坦、shenti的发育,没有几年青青就从一个面黄肌瘦的小女孩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原先那个卖shen葬父时的穷酸小乞丐变成了现在这个如hua似玉的漂亮小姐。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看她:桃hua面、弯月眉、秋水目、樱桃口,还有:寒肩、丰ru、柳腰、feitun、冰肌、玉骨以及小巧玲珑的三寸金莲,更有一颗情窦初开、爱意盎然的少女的心。所有这些组合在一起,不正是人们心目中向往的画中mei女、人间仙子吗!
青山依旧、绿水长liu,转yan青青到了二八芳龄,是该chu阁的年纪了。
涛哥对于妹妹的终shen大事当然是要关心的,虽然心中十分地不愿意,也不能耽误了妹妹的青chun。就在那年的中秋节晚上,涛哥告诉妹妹说给她找了一个好婆家,准备把她嫁过去,谁知遭到青青的断然拒绝。
“我不嫁人,我要和哥在一起,永远在一起!”
“胡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长大了怎么能不嫁人?”涛哥耐心地解释:“是不是你对这家不满意,我可以给你再找一家。”
“不嫁,不嫁,就是不嫁!”青青有点不讲理地反驳:“哥哥年纪比我大,哥先结婚,我再嫁。”
“哥哥年龄大了,又是一个长工,没有哪个姑娘会喜huan哥的。再拖下去,就耽误了妹妹的青chun了。”
“谁说没有人喜huan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