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章天有不测风云(1/3)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一章 天有不测风云

这里是安徽淮南地方淮河边上的一个小村庄,原来也是一片荒丘,因为地势稍高,几十年来被淮泛淹没家园的人们陆续逃难至此,从最初的三、五hu人家逐渐发展到现在的五十来hu,自然地形成了一个小村落。

各家各hugen据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开垦荒地,zhong植粮食和蔬菜,也在田间坡地栽培果树。除了自耕自食,也在城市乡镇间zuo些jiao易,生活虽然不是十分富裕,却也勉qiang维持生计。

在那个年代,对淮上人家来说可算是个世外桃源了。

村里有hu姓柳的人家,夫妻二人都已年过半百,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养女,相依为命。

说起这个养女,还有一段来历:那是十年前,柳氏夫妇从原籍逃荒来此时,在淮河岸边遇到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幼童。

也不知是和父母走失了还是被父母遗弃了,正在dao旁呼爹唤娘放声大哭,路上行人都正chu1于逃命的当口,谁也不会去关心这个和自己毫无关系的可怜孩子,更不会为自己的家ting增加负担和累赘。

惟有柳氏夫妇,一则本就心地善良,二则不惑之年尚无子嗣,也是思儿心切,虽然是个闺女也还是满意,就把她带在shen旁,取名青青,犹如亲生女儿一般对待,共同生活。

柳青青懂事以后,听得人们议论,知dao不是亲生父母,但十余年来朝夕相chu1,亲情已然建立,仍然是个亲密和睦的三口之家。

柳氏一家,和小村中其他人家一样,zhong着几亩自己开垦的薄田,过着男耕女织、自食其力的平常生活。

所不同的是:柳家祖传会一点武术杂技,每逢农闲时机,一家三口,在附近城镇乡村走街串巷,拉个场子,打几趟hua拳绣tui,耍几tao把戏,翻几个jin斗,赚几个零hua钱。

生活虽然贫苦了些,在没有自然灾害和人为暴力的干扰下,过得还算是很安定的。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青青虽然只有十一、二岁的小小年纪,生活的磨练使她早早就ju备了中国农村妇女所有的mei德和技能。

孝顺父母、cao2持家务、洗衣zuo饭、绣hua织布、裁衣feng补、编席制履以至简单的武功,由于她年纪小,柔韧xing好,柳公教她练柔术,斡一个ruan腰,后背能贴到pigu,jin斗翻得又高又飘。

小村中没有一个人不说她是一个聪明伶俐、心灵手巧、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好孩子。

天有不测风云岂能料之,这zhong清苦却安闲的生活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一场大水给毁灭了。

明末天启年间,淮河暴发了一次百年不遇的洪峰,汹涌澎湃、gungun袭来,冲破堤岸、漫过田野、翻越山坡,就连地势较高的,连年水患都未能侵袭到的小村,也不能幸免地成了龙gong水府。

无可奈何,柳家夫妇只得带着女儿青青han悲忍泪、极不情愿地离开了一家人辛勤劳动、苦心经营了十数年的mei好家园,加入到数以万计命运相同的难民队伍中,又一次开始了逃荒的生涯。

他们拉家带口拖儿带女地过河涉水、翻山越岭、风餐lou宿、颠沛liu离,一步一步向南走去。

四周景wu一片沧桑,但见衰柳寒蝉、枯树昏鸦、空山寂寥、悲风萧瑟,一幕幕凄凉悲惨的景象。

柳氏一家沿途卖艺,乞怜求讨,艰难地度过日日夜夜。yan看着多少人成为饿殍倒地,尸埋黄沙。活着的人仍不懈地努力,带着求生的yu望,幻想着在江南富饶的土地上重新开创自己新的家园,蹒跚着前进。

经过十余天的艰苦跋涉,所到之chu1人烟逐渐稠密,市场开始繁荣,难民沉重的心也有了复苏。又走了两天,跨过了长江,终于走到了一个繁华的大码tou,向路人一打听,原来是江南重镇安徽的芜湖。

芜湖是长江下游的重要港口,人口密集、wu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