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五章灾难当前献计献策(2/3)

赵德昭

“以工代赈?”郭荣脑海中想到以工代赈起源于周代,最早见于《礼记》一书,《礼记·月令》篇中有“季之月,发仓廪,赐贫穷,振乏绝”的记载。《汉书·货志》载有“虚郡国仓廪以振贫”《后汉书·质帝纪》有“方戒节,赈济乏厄”的记载。

赵德昭想了一下,言之,看到祖父撇过来的目光就闭上了嘴。房间内里赵弘殷的目光刷的一下看着赵德昭,他还是为自己的孙儿了一把汗。但是郭荣瞧见赵弘殷张兮兮的样,又见赵德昭若有所想的模样,噗嗤一下笑了来,摇摇手:“无妨,我只是听听昭儿的意见,说错了无甚么大碍。”

“怎么回事,开封附近各县怎么会无缘无故的现如此的民,在此之前我怎么没听到下面官员递上来的禀报。”郭荣怒

后的日就难过了,赵德昭连忙睁开睛,见到那人,从床上要起来行礼,郭荣连忙制止,赵德昭无力,勉地在床上坐了起来,却忙说:“小无礼,如今这般样,殿下见笑了。”

“然而开封地区大量灾民,关键是如何行以工代赈?”郭荣问

“呃…无甚么大碍的,甚么礼不礼的。如今你病了,就要好好休息,你现在还撑不撑地助,我先前听说了一些关于你个小一些传闻,就知你小肚里有乾坤,不知肯不肯为我想一个甚好的救灾的法?”郭荣

“启禀府尹大人,这五万名民大分都是最近半个月开封地区的。”郭荣作为东京开封府名义上的统治者,如今面对如此众多逃荒者也是束手无策,而且开封地区本就富裕,如今是逃荒者的首选之地,是关东最富有之地。加上周国皇帝仁慈,曾免了饥民赋税,又派遣官吏赈灾,民心所向,仁义之至,淮河地区受旱灾的百姓听闻此事,几乎都往这里赶了。

“这?”那官吏摇摇,一副束手无策模样,良久只能在一旁站着。

“我听闻唐国旱灾,饥民渡河朝着开封方向而来,近期开封附近涌现大批的民,而且曰益增多。开封现如今都在患之中,不知如何才能安置民?”郭荣面艰难地说

“救灾法?殿下,我…我”对于郭荣这位未来的周世宗,赵德昭还是很有好的,特别是他一登基就征,第一站就打响了平之战,收复了被契丹占领的失地,随后又几次三番南征唐国,从唐国手中拿到了江北十四州。对国内又勇于实行改革,这些都是一个中兴之主才能到的,可惜郭荣却是英年早逝,三十多岁就死了,后来…自己的父亲就…

赵德昭忽然间想到后世赈灾方案,就脱:“以工代赈!”

纵观以前的扶贫赈灾,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减赋、免征、平粜、赈济、借贷、安辑、抚恤等。减赋、免征,即减免税收;平祟,即在灾年平价调拨卖;赈济包括粮赈、钱赈、赈、粥赈和工赈。

赵德昭忽然间有些对不起前之人,又觉得惭愧,而且自己确实有救灾的方法,不过那是照搬后世救灾的法,如今就缺少一个契机,只是没想到今日在赵府竟然能够遇上未来天,如果自己把救灾的良策献上,能够拯救很多老百姓,若方案不被采纳,那么自己今日就算下了地狱也是心甘情愿的,何况今日来的是明君。

赵德昭刚要说,忽一官吏自己的房间,说:“禀告府尹大人,其他各县来快报,开封附近各县都有大批的唐国,据各县统计,目前东京开封府地区大约有五万名民。”那个官吏一直都低着,说完看了看郭荣。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