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章明察秋毫(1/2)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九章、明察秋毫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建安十八年,献帝使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命曹cao2为魏公,以冀州十郡为魏国,裴松之疏列劝进群臣,即于“都亭侯薛洪”、“关内侯王粲”之间,录有“南乡亭侯董蒙”之名。

当然啦,这zhong犄角旮旯里光lou一小脸儿的货se,是勋肯定是记不住的,他光知dao,董蒙字公盛,乃董仲舒十四世孙,是闻喜董氏的小宗子弟。董氏,据说源chu唐虞时豢龙者董父,裔孙辛有为周大夫,辛有孙董狐为晋太史,遂定居在河东闻喜。分支或徙广川,有董仲舒,或徙云yang,有哀帝大司ma董贤,或徙临洮,即chu董卓,或徙河间,即董太后、董承之族也。不过自从董仲舒成为一代儒圣以后,各支董氏就都an序排辈儿,自称乃仲舒之后裔。

所以算下来,董承为董蒙之兄,董勋算董蒙的侄子——虽然他年龄比董蒙要大。

董勋挟持是勋,yu谋害之,为董蒙所救。是勋于逃得生天,在董蒙的陪伴下返回安邑的途中,就一直在想啊:这是不是一个契机呢?我能不能利用这个机会,给河东的世家大族来一场大清洗呢?

换了旁人,未必会想得这么shen,因为最早是卫霄诱骗自己去跟董勋相会的,所以大概只会怀疑和怨恨卫氏——是不是他们还记着自己chu1斩卫固的前仇,故而包藏祸心,shen蓄异志?只有向来反gan世家大族的是勋,才会琢磨,卫氏固然难逃罪责。董家也未必就是啥好东西啦。

只可惜没有确切的证据——话说董蒙把董勋、卫霄跟他们的党羽全都宰了。是不是想要湮灭证据。唯恐这事儿真牵扯到董氏家族shen上去呢?照dao理来说,董勋虽为董氏子弟,终究疏远,而相对较近的董蒙救了自己xing命,也就不必要shen究了吧。可是是勋忍不住就想啊,能不能再把董家也扯上,好好收拾一番,起码也榨点儿田地、钱财chu来。贴补郡府所用呢?

怎么把这事儿给扯到董家shen上去?gen据董蒙所言,董勋千里投亲,光说自己是河间董氏的后裔,改了名字,没敢暴lou是董承的儿子。最近这家伙的举止鬼鬼祟祟的,还跟卫氏暗中勾结,所以家中长老便遣董蒙监视之,探查之,终于查chu了一些蛛丝ma迹,这才在千钧一发之际救下自己xing命。要真这么说。董家无罪还有功哪,可是…倘若污蔑董氏撒谎。其实他们早就知dao董勋的真实shen份,那是不是就能把他们给tao进来呢?

如果站在庶族地主的立场上,世家大族就该全力抑压,如果站在平民百姓的立场上,世家子弟鲜有无罪者,全毙了肯定有错杀的,俩宰一个,必然有漏网。所以当年曹cao2杀边让,是勋没觉得有啥不对,如今想要污蔑董氏,他也毫无心理负担啊。

然而世上很多事情,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往往能够拓展视野,挖掘chu全新的内容。是勋就循着董家有罪这个方向去考虑问题,突然之间,无数疑点泛上心tou。

他先不说话,因为自己从某zhong意义上来说,还在董蒙手上nie着呢。董蒙诛杀董勋等人,当然不会孤shen一个,如万夫莫当的游侠一般,他也是带了不少家nu过来的,对比之下,自家带chu来的bu曲数量就太少啦——而且看他们此前的表现,也基本指望不上。所以是勋并不急于发难,要等把董蒙带入郡府之中,酒席宴间,先卸下了对方的心防,然后才突然开口问:“此番使董勋劫我,乃为公盛之所计否?”

董蒙当时吓得脸儿都青了,急忙分辩:“主公何chu此言?蒙安敢为此恶事?!”

是勋暗中摇tou,要说这位董公盛虽然史上无载,也算一时才杰之士,就光自己刚才跟他聊的那些话,天赋不在张德容、贾梁dao之下,只可惜年纪尚轻,经验不足,这表演才能么,实在是差得太远啦。自己好歹狂点“察言观se”天赋的,这要还瞧不chu来他心里有鬼,直接一tou撞死算了。

这会儿是勋的心里很踏实,终究已经回到自家地盘儿上啦,shen旁好多仆役,堂外还有bu曲,董蒙就光孤shen一个——他当然不能把家nu带上郡府大堂——自己又何所惧他?所以也不挑眉mao、瞪yan睛,甚至也不冷笑,只是微笑着温言而谈,仿佛仍然在夸赞董蒙一般:

“或非公盛主谋,乃受家中长老所托也。董勋寄寓河东,由来日久,卿等安能毫无所察?以某料来,卿家yu留董勋,以为晋见袁氏之阶,而近袁氏败于官渡,乃不得不弃之耳。”

董承虽然跟董太后同chu于河间董氏,但关系相当疏远,而且他很早就隶属于董卓麾下,跟着跑去了关西,此后再没回过老家。在这zhong情况下,董勋投奔河东董氏,有多大可能冒充董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