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百零九章风雪夜归人中(1/3)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三百零九章风雪夜归人(中)

再完善的计划也存在着变数,而有了变数的存在,计划便有可能chu现意外,于是乎,就有了“计划不如变化快”这么句名言,而这也恰好就是李贞yan前的烦恼之gen由,也正是李贞此番不顾天寒地冻匆匆从和州赶往大都护府新驻地——高昌城的缘由之所在。

an李贞先前制定的安西总ti战计划,dang平天山以南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虽说算得上是最艰难的一步,其间也有着不少的波折在,可好歹算是顺顺当当的完成了,至于州县规划、棉田基地建设乃至作为抵御吐蕃的最前线之策勒要sai的建设也都在anbu就班地进行当中,于此同时,西突厥两大联盟也an着李贞所预料的那般在那拉提草原上展开了无比血腥的厮杀,双方连番大战,都已到了jing1疲力竭的地步,yan看再有个十天半个月的就要分chu个胜负了,到了那时,早已秘密集结在达坂隘口附近的唐军主力一万五千jing1锐以及秘密运动到了七角井山口附近的六千游骑军和两千jing1锐步兵将会在陈武与董千里的统帅下趁着西突厥陷于极度衰弱的当口,分tou全力chu击天山以北,为此,李贞还故意留在和州首府西城以迷惑jiao战中的西突厥双方,只可惜,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将李贞的预定作战计划无情地打成了碎片——天气骤冷之下,西突厥两大势力都已各自收兵,此时突然chu击的话,最多只能击溃一方,却达不到彻底歼灭西突厥全bu有生力量的效果,更糟糕的是唐军也无法在这等冰天雪地中发动千里奇袭,除非李贞真打算拼光自个儿好不容易才积攒起来的家底,就这么着,北伐战役尚未开打便已胎死腹中。

北伐没能赶上倒也罢了,最多不过是推迟些时日而已,实也算不了甚大事情,毕竟如今的安西可不是两年前那等仅仅只有六千不到人ma的安西了,在李贞自动请老爷子往安西掺沙子之后,老爷子总算是同意将安西唐军的建制设为四镇五万余正规军的总兵力,扣除扼守和州一线的一万兵力因防备吐蕃势力北上而无法轻动之外,算上各地守备营,李贞能调用的兵力已经多达近六万之众,虽说大bu分官兵都是新入伍的新兵dan/子,可好在这些新兵绝大bu分都来自原先西域三国的士兵,稍加训练便已能派得上用场,只是战斗力却是不免有所下降了,不过么,用来对付因内战而虚弱不已的西突厥各bu却已是绰绰有余了的,是故,今年北伐不成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正好让新军多上些训练的时间,明年再开战也成,可另一件事情的发生却令李贞伤透了脑jin,不得不尽快赶回高昌城以主持大局,这件事就是高句丽tongchu大篓子了!

李贞前世那会儿并不算很jing1通历史,可因着爱好军事故,对贞观年月的大事件却是曾下苦功去涉猎过的,尤其对于一代大帝李世民三征高句丽不果之事有过详细的研究,也曾在网络上发表过不少这一方面的文章,自是知晓李世民征高句丽的起因及相对准确的时间,在李贞的记忆中,高丽大将渊盖苏文发动政变,屠戮其王高建武,更立其年幼的弟弟高藏为王,自为“莫离支”专权是发生在贞观十六年底,然则,其真正叛唐却是在贞观十七年底——高句丽联合百济大举攻伐同为唐册封的属国新罗国,唐遣专使携诏书前往高句丽调解制止,遭到盖苏文的拒绝,唐军遣李绩为大将军于贞观十八年六月率军chu征高句丽,却恰逢辽河发大水,以致无功而返,随即,李世民下诏征伐高句丽,并于贞观十九年三月亲率主力从长安chu发,战不胜而退,其后连着两次征高句丽,却都因各zhong原因而没能得手,三征高丽而不果便成为了李世民一生征战中最大的遗憾。

历史就是历史,自有着qiang大的惯xing在,尽guan有了李贞这么tou蝴蝶(当然,这tou蝴蝶好像太大只了些。)在其中瞎搅动,可大的趋势却依旧没有发生变化,该发生的事还是发生了,只不过时间和程度上却起了些的变化——事情还是照旧发生了,依旧是渊盖苏文杀了高建武,也依旧是立其弟高藏为王,只不过时间却提前了贞观十六年五月中旬,事发时恰逢大唐诸皇子夺嫡正急,朝中无人过问高句丽之事,此事也就这么不了了之地过去了,待得贞观十七年七月,渊盖苏文联合百济悍然发动了对新罗的全面攻击,新罗王金chun秋力不能支之余,派急使向大唐求救。

贞观十七年八月中旬,新罗使节抵达长安,朝廷决议chu兵征讨高句丽,然则却一致反对李世民亲征,李世民原已同意群臣之劝谏,可到了九月底,却突然一反先前的态度,下了亲征诏书,准备于贞观十八年四月中旬兵发辽东,亲率三十二万大军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