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县就加强经济建设。赚取更多的赋税。
“那府一级官府怎么办?”
“陛下,如果臣的建议陛下采纳,府一级可虚化,缩减编制,承担承上启下的作用,甚至可视为省司在各地的派驻机构。”
听到这里,刘浩然不由自主地想起一个词,地区行署。他以前的家乡就是一个地区。后来才改为地级市。而地区行署就相当于省府的派驻机构,不过权力也挺大的。
“百室,你觉的府级官府虚化缩减后当保留什么样的权力?”
“陛下,臣认为府级官府更多应行使监督权而非治理权。”
刘浩然不由抚掌称是,的确如此,府级官府的确应该行使监督权,代表省司的监督权。如省司将一年的财政预算下拨到县衙,按理省司也需要监督其使用,但是省司不可能有那么人手和精力去看全省诸县,因此就可以委托府计务局进行监督;又如省司内政厅主持全省“治安严打”或追捕某重大罪犯,省司内政厅也没有那么人手和精力去监督诸县内政局用心行动和查办,那么就可以委托府内政局督办。
虽然府一级对县衙主官没有什么人事权和治理权,但是可以以上级的身份进行监督,也可以向省司提出建议权,汇报县官府的不负责任。
至于以前府一级可以决定县衙各职能局主官的任免,刘浩然在考虑是不是以予收回。
李善长还有一个意思虽然没有说,但是刘浩然却明白,府一级还有一个设立的必要性。那就是完整大明文官等级和序列。知县做得好,值得褒奖和升迁,但是你总不能一下子将其升到省司做主官和各职能厅当主官吧。必须留下一个府级机构进行过渡。虽然有机构臃肿之嫌。但是权衡利弊后,刘浩然还是觉得府一级值得保留。别的不说,在这种通信条件下,省司也不可能能够直接掌控各县,留下一个府衙机构,也可以缩短决策时间和减少监督程序。
“陛下,臣第三个想法就是,设立地方奉议会后,省、府、县的参议会、协赞会和协理会是不是要取消?”
刘浩然到是没有想到这个问题。设置这些类似于常委会的机构原本就是制衡地方权力的。现在有了奉议会,这些机构倒是显得有些妾余了。奉议会要议论。这些机构也要讨论,这边一耽搁,这时间耗二费不说,扯皮的事情就多了,是不是该取消这些机构,强化地方主官的职权?由于有了奉议会。地方主官多了一个最大的监督和牵制,如果不赋予他一定的权力,还真做不好事。
“百室所虑极是;上海试点时可以将县协理会取消,加强知县、主簿的权力,看看效果吧。”
又讨论了众多细节问题。桌子上已经堆积了厚厚的一叠纸,李善长半笑着感叹道“此后大明的官恐怕更不好当了。”
原本大明的官就不好当,比起前唐宋那些清流御史的弹劾和监督,大明是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分权和监督制度。廉政公署不说了,拥有督法权和公诉权的都察院也时时盯着地方官府,还有拥有司法大权按察司这尊大神,处处钳制着地方各级官府,现在又多了个奉议会,这官的确是越来越不好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