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桅杆均是软方横帆,而且每根桅杆上分段设帆,软横帆可以做的很大,一旦顺风的时候全部展开,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风力;斜桅杆也可以加一到两幅大三角帆,与西方历史上的盖伦级帆船一样,在顺风的时候为船只加速。为了抗风狼和承受火炮的后座力,刘浩然要求工匠们采用各种技术加固船体。根据这个要求,工匠们放弃以前喜欢用的短材拼接,改用长板材铁钉连接,尤其是在刘浩然提出龙骨、肋骨结合起来加固船体的概念后,结合福船原本的主龙骨以及依靠侧面夹持来加固船体的技术,将两者结合,使得新船比福船的坚固度提高了一半。
最底层的船舱继续沿用了福船的密封舱技术,保持良好的防漏性和防沉性,而第二层船舱为了安装便于安装火炮,就采用了墙体甲板贯通技术。
至于刘浩然发明的艉柱绞链舵,在长江第一舰队使用效果非常好,也被照用在新船上,而且依然是中国船特有的多孔平衡舵。
于是,光荣号和勇气号这两艘中西结合的新式海船就这样被捣鼓出来了,经过江面上一段时间的试航,刘浩然觉得它基本上满足了远洋航行中续航能力、航速、坚固度三大主要要素的要求,经过估算,这两艘船的载重量在一千吨左右,已经暂时足够用了。但是海洋才是真正检验它的场所。前几日,光荣号和勇气号在刘浩然亲自欢送下,悄然地离开江宁港口,驶向大海。
原本俞通海还要等着两艘船上各自五十六门火炮完全到位后再走,但是刘浩然怎么能容忍他们停在港口里浪费粮食呢?他从第一舰队调拨过来四十门火炮分别装在光荣和勇气号上,然后让俞通海赶紧带着从第一舰队抽调来的八百多名水手出海去,这两艘海船不在海上经过测试,江宁造船厂根本无法继续往下造。可为了那四十门火炮,接手第一舰队的廖永安心痛不已,差点要带人在长江口把俞通海截住。
在刘浩然的胡思乱想中,他随着大内亲军走出了江宁城,围观的百姓却依然不减,很多从四里八乡赶来的百姓聚集在城外大道两边,向刘浩然和大内亲军欢呼致敬。
经过一个多时辰的赶路,刘浩然和大内亲军赶到了码头上,那里有上百艘船只在等着他们,而李善长、汪广洋等留守文官早就乘坐马车赶到了这里,等候着向刘浩然告辞。
“百室先生,江南诸事就麻烦你了。”刘浩然挽着李善长的手道,这次冯国用做为幕僚长要随军参谋,所以刘浩然就委托李善长留守江宁,处理江南事务。
“请丞相放心,善长定会尽心尽力、鞠躬尽瘁。”李善长点点头道。
“其它事情好办,可惜推行新政非议汹涌,还要请百室先生费心了。”刘浩然推行新政,自然要说服李善长、陶安、朱升、汪广洋、冯国用等幕僚,要是这些人都不支持他,这新政刘浩然一人还真搞不定。而且刘浩然讲明自己的真实用意后,这些幕僚会用心体会,再结合现在的实情加以衡量,指出弊端,然后大家合计想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