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章名将良相上(3/3)

bsp;荀彧见到高勇但凡有时间便要往返于各个商铺之间,询问价格、产地,当然还有基本不会有人回答的工艺。

bsp;作为士子,荀彧同样受到士贵商贱的影响,把商人看作最下贱的人,从不与他们打交道,在他眼中士子只能够与士子交谈,虽然高勇不断强调商业的重要性。故此他对高勇的行为很是不解,终于忍不住问道:“高兄弟为何频繁往来于各个商铺之间?这些事情交给府内下人去办即可。”

bsp;高勇闻言已知荀彧想法,解释道:“了解行情,制订自己的发展方略。”

bsp;荀彧大惊:“莫非你要放弃士子身份去经商?”

bsp;高勇微笑道:“荀兄,商有两种:其一为经商,此商只为获利,无涉其它;其二为政商,此商将获利作为途径与手段,入政才是其根本。”

bsp;荀彧眉头深锁,完全不理解高勇的这套‘新奇理论’。

bsp;高勇继续说道:“荀兄,请问由察举入仕,多少年能够升任一郡之长?”

bsp;荀彧回道:“少则三五载,多则十数载,不一而定。若遇清廉正直之士,其速如飞;如遇卑贱龌龊之徒…唉!”

bsp;高勇点头道:“不错,因我不比荀兄有家族支持,虽稍有艰难,却仍可一帆风顺直上九天。现今仅我一人,若论察举,恐怕十个轮回也察举不到我头上。”荀彧默然,他明白高勇说的却是实情,没有家族背景,没有朋友相助,无论多有才干也终将被埋没。

bsp;高勇又道:“故此,我决定选择一条捷径——由商入仕!”

bsp;荀彧面色困惑:“这…贤弟何不随我去颖川…”

bsp;高勇摇头道:“颖川属中原腹地,即便入仕也难有作为,反倒不如这边疆郡县更能发挥才智,少了制肘,多了面对乌桓、鲜卑的机会,他日势起,饥饮乌桓血,笑餐鲜卑肉,岂不快哉!荀兄可明白其中之意?”

bsp;荀彧看到高勇眼神中的狡猾转忧为喜道:“虽然将来容易为世人诟病,却也是仅有的捷径。”

bsp;看到荀彧领悟,高勇哈哈笑道:“捷径还有一种说法: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宦官做梦也想不到买官者正是要其性命之人!”

bsp;荀彧摇头苦笑,心中凄婉:如果不是皇帝放纵宦官,何来才能之士报国无门,只得寄身商贾之列!

bsp;相聚的时间永远短暂,四月上旬,本打算在幽州与高勇一起度过春季的荀彧突然接到家书。大意是让他赶快回家,以便赶上即将到来的夏季察举,这样才能够让家族拥有继续兴旺的环境。

bsp;父命难违,荀彧只好先赶回家向其家族的长辈进行说明。这一个月的熏陶让荀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思想上已经开始靠近现代思考方式,最明显的是荀彧跟高勇学来的口头禅: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

bsp;终于离别的时刻还是来临了。出发的那天,四个人显得依依不舍。已经与郭嘉捻熟的苏雪莲哭得尤为伤心。一路上荀彧不断向高勇介绍此番回家的路线和沿途的风光美景…直到城外分别的地方,荀彧开口道:“贤弟留步,此去多则四五月,少则一二月我定能够赶回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