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条条大路通京城(3/4)

”捞取利益。在这一影响下,帝国不但在十多年的时间里拥有的了超过其他所有国家总和的船队,而且,还为了保护帝国的海洋利益,拥有了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当然,对于实力原本就是世界第一的明帝国来说“下海”的行动才刚刚开始,而且,这只是数百年的海洋世纪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相对而言,帝国的陆上交通系统其实并没有海上航线那么重要,不过,这却更引人瞩目,而且是最受到关键的事情。可以说,朱祁钰在让帝国休养生息的这五年时间里,帝国耗费最大的工程并不是杨天奉与顾成林两人的远征,而是帝国的道路建设工程。这一工程不仅耗费巨大,而且因为牵扯了很多国际问题,而导致倍受关注。

如果说,海上航行的关键是建造船只,并且派遣探险队寻找更合适的航线,开辟更多的航道的话,那么陆上道路系统的建设,就是在已知的世界范围之内,建造出能够到达陆地上每一个角落,并且将每一个地区都连接起来的,浩繁的道路网络。“网络”这个词也是第一次出现在了这里。当然,当时的人并不知道,数百年之后,这个词还会有另外一个意思,而且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意思。

建造道路系统可以说是帝国固本的重要政策,而且是关系到未来数百年帝国兴盛的重要工程。后来,帝国首先建造铁路系统,并且不辞麻烦的建造全新的铁路交通网络,也是基于这一原因。当然,在火车还没有出现的情况之下,公路交通网络成为了唯一的选择,而且也是当时朱祁钰最为重视的三大基础工程之一(另外两个分别是水利工程以及港口系统工程)。而在这三个巨大的工程之中,道路系统工程无疑是最为困难,也是耗费最大的一个!

建造道路本身要具备两个基础条件。一是人力资源,二是工业基础。当时,帝国已经生产出了第一种水泥,并且开始全面应用到重要的基础工程建设上来。可以说,水泥的出现,给帝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后,钢筋混凝土地出现,更是让帝国在建筑,水利工程,道路等方面将给帝国带来更多的好处。当然,在这两个要素之中,缺一不可,少了任何一个条件,都不可能修建出世界上最庞大,也是最浩繁的道路系统来!

按照朱祁钰的规划,帝国的道路系统西达白羊王国的都城。北达大草原北部最为偏僻的草场,南到中南半岛南端的狮城,东至北洋的出海口。整个道路系统呈现五横五纵的形式,这还仅仅只是十条主干道,而在这十条主干道之外,还有难以计数的辅助道路。仅仅只计算这十条主干道的里程了达到了二十五万里,如果算上辅助道路的话,总里程将超过一百万里。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如果将这些道路全都连接起来,并且拉直了的话,足以绕地球赤道十二圈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