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二二五山外有山计中计(3/3)

来,这可是两个六部主官之职,当今天子勤于政务,但对于任免官员上做得比较保守,象吏部,其空缺直至今日也没有安排,只让薛极代理。这两个空出来地六部主官,工部事务并不太多,故此众人不是十分重视,只有兵部,关系到大宋百万禁军、厢军,又值兵制改革之时,故此忠于国事者希望能任用一个能臣。而自私自利者则盘算着任用谁对自己最为有利。

“兵部上,臣有一人选…”崔与之迟疑了会儿道。

“哦,卿且说来。”赵与莒道。

“前淮西制置使赵善湘可任兵部。”略一迟疑之后,崔与之道。

众人都是变了脸色,与史嵩之一样,赵善湘也是史党于地方上地实力派,在李全南下时,为围堵李全,被赵与莒委派为淮西制置使,而真德秀被作为两淮制置使之后。他这个淮西制置使便已经被免,如今在临安城中挂了个虚衔。前面一个史党中的史嵩之谋乱方平,崔与之又将赵善湘推出来,这不分明是自讨无趣么。

但是赵与莒却不这样看。

赵善湘久镇江北。知晓兵事,熟悉大宋军制,而且他又是宗室,与史嵩之完全不同。他地忠诚没有问题。将他推上兵部的位置,对于解决史党在禁军、厢军中盘根错节地关系,有极大的帮助,至少可以安抚史党中人,让他们知道只要无罪,便不会因为史嵩之之事受到牵连。

而且,如今情形之下,崔与之举荐谁来主持兵部,都绕不开近卫军这个大问题。兵部与近卫军的关系一直让群臣伤脑筋,如今天子健康,近卫军自然服膺,可数十载之后,天子若是不在了,这支游离于大宋体制外的强兵又会如何。是否会象忠于当今天子一般忠于他的继任者么,这是一个不得不深思的问题。赵善湘身为宗室,与天子交涉此事,要比普通臣子更为方便。

这个人选也出乎赵与莒意料,错愕片刻之后,赵与莒心中犹豫不决,好一会儿,他问道:“葛卿之意呢?”

梆洪看了乔行简一眼,乔行简神情专注。葛洪用力点了点头:“臣附议。”

乔行简眼中明显掠过一丝失望之色。但只是一闪而过,葛洪发觉之后。心中禁不住有些快意。

“臣无异议。”当赵与莒问到薛极时,他毫不犹豫地说道。兵部职司事关重大,兵制改革期间又是个吃力不讨好的职务,若是出了什么差池,举荐之人免不了也要受到追责,故此,这个人情倒不如留给崔与之去做。

众臣都无异议,赵与莒点了点头,兵部尚书之职便算是定了下来,接下来是工部。赵与莒笑着问郑清之道:“郑卿,你这工部职司,由谁人继任较好?”

郑清之沉吟了会儿,终于道:“臣荐现国子监祭酒乔行简。”

这又是一个出人意料地举荐,葛洪瞪大眼睛,只觉不可思议,乔行简危襟正座,却是一副宠辱不惊的模样。赵与莒看了他一眼,对于乔行简,他并没有什么恶感,只是由郑清之举荐,让他多少有些觉得荒唐。

在他穿越的历史中,正是乔行简使坏,郑清之才被罢相闲置。

对于工部这个职司,其余人都觉得无所谓,薛极虽然想反对,但念及郑清之与赵与莒地关系,最终还是没有说话。

“乔卿,你自己意下如何?”赵与莒犹豫了会儿,然后问乔行简道。

“臣对工部之事并不善长。”乔行简第一句话让人以为他要推辞,但第二句话众人都是色变:“故此,若天子以臣为工部尚书,臣请自博雅楼学士中遴选贤能为侍郎,以补臣之所短。”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