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三十章 自古和亲诮儒者(六之全)
宋朝的尚书省,实际沿袭的是原来的中书门下省,又被称为东府或者东省。但其职权,与中书门下仍有相当的不同。为了方便宰执们办公,它在绍圣年间,又经过一次较大规模的修葺与调整。因为改制后的诸bu寺监,虽然名义上都隶属尚书省,但实际上却并不在禁中,而是在皇gong以外,各立衙门,故此修葺之后的尚书省,亦常被宋人称为“政事堂”但真正的“政事堂”其实却只是尚书省内的一座小院子而已。
这座小院子座落于禁中右掖门至文德门之间的横街的北面,它东边的建筑直到文德门钟楼为止,西边的建筑直到枢密院为止,也都属于尚书省,是尚书省诸房与左右丞、左右司郎中、员外郎们办公的地方,其中只有一座小院子,是中书舍人院,算是归属于中书省的。政事堂的所在,便在尚书省建筑群的正中央。院子的正北,便是最狭义上的“政事堂”一间朴实无华的单层木结构建筑,那是宰执们召开会议时才使用的地方,平时大门jin锁,除了每日洒扫的内侍,无人进去;东西两边,是两列厢房,也都不事纹饰,所有门窗柱bi,皆漆着shen红se的红漆,让人gan觉单调到乏味,全无半点meigan可言。但这里,却正是主宰这个庞大的国家日常运转的地方。东厢房是当值的宰执日常办公的地方,此时则由韩维与范纯仁在此共同办公;西厢房是宰执们接见各级官员、外国使臣,以及谒见官员们休息等候的地方。这东、西厢房也同样是单层木结构建筑,整个政事堂内,唯一的高大建筑,是东厢房南边的水池旁那座三层高的藏书楼——这是如假包换的一座图书馆,尚书省已经有专门的机构分门别列整理、保存各zhong档案文书、图章典籍,所以,这座藏书楼里面,收藏的都是大宋朝坊间能见到的各zhong经书、史书、文集,以及各家刊印的报纸…乃是专供宰执们空闲时读书浏览之用。即便完全不知dao的人,只要走进政事堂,都可以猜到,这里完全是an着司ma光的审mei来设计的。只有在被这些简朴得毫无meigan可言的建筑环绕的中间空地上,那些树木hua草水池假山的布局,才稍稍ti现了一点点宋朝的jing1致巧妙的园林艺术。
韩拖古烈是每次走进这座院子都要情不自禁皱一下眉tou的人,他完全无法接受司ma光的风格,可是,对于宋朝的那些园林匠人,他是打心yan里发chu赞叹,如此bi1仄的空间,如此令人望而生厌的建筑,经过这些匠人的点缀,竟然就能生chu来一zhong幽雅怡人的气息!
在这方面,大辽的工匠们,实在相差太远。将来有一天,当自己致仕以后,韩拖古烈在心里面早已经想好,他一定要亲手设计一座真正的园林,就建在大辽的某个地方,让南朝所有的园林,都黯然失se。
这样的念tou,即使这次他shen负使命,甚而可以说有些忧心忡忡,但是,当他坐在西厢房内,抬yan望着窗外的景致,便抑制不住的,再次从心底浮了上来。
“韩林牙。”一位尚书省的令史走到门外,打断了韩拖古烈的思绪,欠shen说dao:“韩丞相与范枢使已经到了,请韩林牙移驾相见。”
韩拖古烈连忙起shen,整了整衣冠,拱手说了声“劳驾”chu了房间,随着那令史朝北边的一间厢房走去。其实不用人来带路,他也知dao韩维与范纯仁会在哪间房间等他,进了房间,与韩维、范纯仁见过礼,看了座,韩拖古烈不待二人发问,抬抬手,便先说dao:“韩公、范公,拖古烈此来,是向二公辞行的!”
说到这里,他有意停顿了一yan,观察二人的表情,却见韩维正端着一盏茶送到嘴边,听到他的话,yanpi都没有动一下的继续喝着他的茶;范纯仁却关切的向前倾了倾shen子“哦”了一声,温声问dao:“不知林牙决定何日启程?”
“在下想越快越好,便择于明日。”
“林牙有使命在shen,吾等亦不便多留。”韩维轻轻的啜了一口茶,将茶盏放到旁边的桌子上,接过话来,慢条斯理的说dao:“既是如此,吾等当禀明皇上,修国书一封,略致薄礼,聊谢北朝皇帝之情。”
“如此多谢二位相公。”韩拖古烈连忙抱拳谢过,又叹dao:“只可惜未得再拜会大宋皇帝一次…”
“皇上此前便已经吩咐过,dao林牙大概这数日间便要归国,辞行前不必再面辞,只盼林牙回国之后,仍能以两国通好为念,多多劝谏北朝皇帝,早日退兵,罢干戈,修和议,如此方是两国之福。所谓‘机不可失’,若是此番议和不成,下次再议和之时,恐将不再是今日乾坤!”
韩拖古烈听着韩维慢吞吞的说着这番语近威胁的话——这样的话,南朝如今大概也只有韩维适合说,他德高望重,年纪又足够老,是可以倚老卖老的,而韩拖古烈也可以假装不将他的话视为一zhong威胁。
但是,韩拖古烈却也知dao,他想见宋朝皇帝最后一面的希望,已经破灭。而这个事实,也让他几乎肯定,南朝的议和,并无诚意。否则,若是南朝急于求和的话,赵煦就算再不愿意,也不会不见他。这个时候,韩拖古烈的心,仿若掉进了冰窟一般。
他失神的怔了一会,半是故意,半是自暴自弃,喃喃说dao;“如此说来,坊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