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十一章 天下才俊(下)
石越笑dao:“良材mei质,断难自弃。司ma公子在两淮江浙往来一年,不知dao有多少人称赞公子呢。”他故意点到为止,却并不说明。
司ma梦求真是吃了一惊,说不chu话来。
石越微微笑dao:“以司ma公子之能,必能有所教我,还盼不吝赐教。”
司ma梦求倒不想石越如此开门见山,连忙说dao:“学生见识愚钝,只怕让公子失望。”
石越叹dao:“shen在高位者之患,是不知百姓之疾苦。象我们这些人,整日里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山珍海味,高坐庙堂之上,坐谈议论,百姓之疾苦,谁能gan同shen受?上行下效,便是小县知县,真能shen入民间者,亦廖廖可数,而敢于据实上报者,更是难有。《汴京新闻》号称能反映民间疾苦,可实则亦不过限于开封一府罢了。朝廷法令行于四方,纵有良吏执行,各地风俗人情不一,守令为求考功升迁,无不讳病忌医,这是人之常情,而最后吃亏的,是百姓与国家。我虽有亲近百姓,了解法令真正的执行情况之心,但是shen在朝廷,往往也脱不开shen。司ma公子是有心之人,还望能够直言无忌。”
他这一番话说得众人无不动容。司ma梦求起shen行了一礼,正se说dao:“石大人如此见识,实乃朝廷百姓之福。如此学生便斗胆放肆直言,有不是之chu1,还请大人见谅。”
石越伸手说dao:“但说无妨。”
司ma梦求清清shuang子,侃侃说dao:“自熙宁二年,陛下召王相公入朝,主持变法,至今已近四年。所谓变法,其要者有六路均输法、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免役法、保甲法、保ma法、市易法、免行法及置将法等。其他细法,不计其数。而其中青苗法,本是争议极大,石大人改良之后,又多chu三法:青苗法、钱庄法、合作社法。不到四年时间,相继推chu如此之多的法令,一法争议未定,一法又chu,本来就嫌苛急。而地方官吏奉行,多有变样,更易招致反对。但平心而论,新法亦有可取者。”
“譬如免役法,朝野之中反对一片,但学生这几年往来南北,终于发现其中之奥妙。原来免役一法,北方人反对得厉害,南方人却不甚反对。”
石越和李丁文听到这话,不由愕然,三年以来,还从来没有人对石越说过有这样的事情,他想了一回,没有明白为什么南方人反对不厉害,而北方人反对得厉害。当下便问dao:“这是为何?”
司ma梦求叹dao:“因为南方与北方,情势不同。大抵南方百姓,较北方百姓要富庶,而南方百姓的徭役,亦比北方要重。实行免役法,一般的南方百姓,多能承受,而因此免掉徭役,只要朝廷不是庸外加庸,百姓反而觉得方便。而北方就不同,百姓穷苦,本来就chu不起免役钱,而免役法又分五等hu征收,原本不要服役的客hu与四、五等hu、单丁hu、女hu,都要jiao一半的助役钱,和十分之二的免役宽剩钱,使贫者更贫,雪上加霜,而国库竟因此富裕。所以北方最穷的百姓,是很受免役法之害的。特别是十分之二的免役宽剩钱,说是为荒年灾年备灾的,实际上年年征收,几乎变成常赋,有些地方甚至增加到十分之四,十分之五。shen害百姓,南方还好,北方百姓则实有不堪忍受之苦,而偏偏北方官hu、客hu、四、五等hu特多…”
“另一方面,北方有些百姓却甚至不愿意zhong桑养niu,因为家里有桑树,有niu,就被视为富hu,免役钱就要多chu,百姓由此更不堪重负。但在北方而论,比贫困之家反对更qiang烈的,是一等hu和官hu,很多官hu,本来不要chu钱的,现在突然要chu钱,虽然他们有钱,却也不愿意;而一等hu则是因为他们chu钱最多。朝中大臣以北方人居多,所以这些人的声音更容易传到朝中大臣耳中,真要说为贫困百姓吁请的,倒不见得有几个。否则也不必全盘攻击免役法,只需改良助役法就行了。如果平心而论,对于南方人而言,则免役法至少不是什么坏法,对北方而言,如果能取消或者减少四、五等hu和客hu的助役钱和免役宽剩钱,那么它纵有弊端,也可以接受。”
石越想到自己之前在心里一直单纯的认为免役法扰民,甚至想过要联合旧党狙击此法,心里不由一阵惭愧。长叹dao:“非纯父,他人不能告诉为我言此。”旋又想起苏轼本来反对免役法,可是到了杭州后就慢慢没有听到他反对的声音了,而韩琦在河北,则对免役法恨之入骨,zhongzhong情弊,他终于算是完全明白。
连李丁文听到这里,见司ma梦求如此通达上下情弊,也有点自叹不如。
司ma梦求继续说dao:“又如保甲、保ma二法,推行皆在黄河以北,黄河以南,对此二法闻所未闻,更无害可言。反倒是青苗法推行得当之chu1,百姓颇得其利。若南方百姓所苦的,反倒是农田水利法。”
这话说chu来,众人皆是大吃一惊。“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