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十七章推心置腹(2/2)

“是!所谓30年得一知己,夫复何求?《盛世危言》一甚多,毁之、誉之皆有,然文章传世,后世自有公论;唯老夫与盛杏关系一节,从未有人如此评述,某肃然动容,极打听。”

“怎么,不接过去看看?”

“那么,我便说了。”岑清清嗓“不是别人,正是当今圣上,此书批注之词,亦是皇上御笔…”

犹豫了半天,终究没有接过书,只:“这却是拙作,颇多狂悖之言、大逆之词,今上仁慈,不以言辞加害,否则某死无葬之地。”

郑观应坐立不安,站起来,对岑一揖:“先生言辞妙,请受郑某一拜,可惜年已老朽,时日无多,不然定执弟礼以奉左右。”

“当真?”岑煊拊掌大笑“仔细看看,绝对大有所获。”

郑观应犹豫了半天,才:“某有一言,钦差大人愿听否?”

“看书之人断言,郑观应是盛党,所行亦是盛党,但所思绝非盛党!”

宛若一个晴天霹雳,郑观应怔在当场,仔细地思考这句话。

“请讲。”

一扫封面,《盛世危言》四个字跃帘,郑观应的手微微有些颤抖,在这本凝聚了他大半生学术思想地着作里,他寄托了无数的理想,可惜时间愈久,愈觉得距离目标越来越远。

“这话却不是我所说。”

郑观应将信将疑地翻开了书页,果然是他熟悉的文字,唯一不同的是,在许多页面上却有圈圈的记号,很多页上还夹杂着只言片语的批注,如“此句甚妙!”、“用语辟”“此为国家大害,当改之…”等等。

“评注人又言,盛宣怀所谓商办,实是买办,是名自立自为之商办而实为仰人鼻息之商办,无非挟商以要官;郑观应之商办,是真商办,是奋起抗争、固我利权之商办,是以商济官;盛宣怀也嚷商战,但其商战,动辄以妥协、败退、动摇为能事,以摇尾乞怜为常态,以妥协换个人地位、名声昌隆;郑观应所主张之商战,是真商战,是为着民族经济、国家民生而行的真抗争,虽也有妥协、退让,却是力有不逮之时的权宜之计、策略之计,是假妥协而真蓄力,他日仍有后招…”

郑观应并不赞成康有为在维新变法时的所作所为,但在当日恐怖中

“此人名讳…”岑煊咳嗽一声“公真要打听?”

“不必再看,书中之语我几乎倒背如,今日回想,只觉白云过隙,世事如常,某已心疲神倦。”

益丰

“这是…”郑观应有些疑虑,难是岑煊看后地批注,否则又怎么会?

“故此,郑观应虽是盛党,但盛宣怀只能用其而不能用其髓,只能用其守成而不能用其开拓,只能用其维持而不能用其创新如一尾仙鹤不幸成长于窝,小时不觉有异,但长大成熟之后,便觉鹤立群,然却以自己不能飞为常态,拼命阻挠、破坏仙鹤之飞翔,久而久之,鹤愈发成矣…”

“哦?那敢问何人也?”

义举,尤让人觉得难能可贵。但他扫了一后,大变化,只:“康南海有心为我开脱,语多保全,他是好意,我心领了,可我着实是盛党啊…”“就知你会如此说。”岑仿佛早已料到这情况,又笑着递过来一本书“请先生再看。”

“啊!”郑观应目瞪呆,半晌说不话来,然后一撩长袍,面北而跪,行九叩大礼,中喃喃自语“圣君如此厚…”

郑观应便说一段话来…

郑观应老泪纵横:“30年矣,三十年得一知己,某死而

“此次前来,众皆以为某南下只为查办盛杏,其实不然,盛所作所为天理昭昭、证据确凿,本用不着本官去查。所虑者,无非是几产业。汉铁厂是一家,虽是张南,但盛宣怀烙印颇,自然要过问;招商局不必说,是盛之后院;中国通商银行,是盛之前台;其他如电报局、铁路等等,皆在此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