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七章盖棺论定(2/2)

赵将大故事诉说一遍,众人心惊地听下去。

“至于杨士骧一案,前由荣庆与熊希龄联合负责查明,情况如何?”

所有人都不曾料到,贪污集团几个字将成为维新年间的常用词!

“卿收受馈赠,不是何名义,数字如此之大,显已超正常往范畴,难怪为他人所要挟。”皇帝扫视了众人一,发现众臣都是大气都不敢一声,显然心有戚戚,同耳。“不过你此次首,功过相抵,再加上办案得力,朕不愿究,将该项银钱付有司后此事便算作罢。”

,褫夺一切财产后各家留白银1000两用于生活,免得衣无着。”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杨士琦一案移理,务必办成铁案。”皇帝把转向修律大臣沈家本“卿等既然修订新刑律,朕以为有一条‘额财产来历不明’罪似可加,凡官员不能解释清楚之收且数额过大者,均可参照此条,定罪量刑比照受贿理,以免有人存了取巧心理。”

“禀皇上。臣等已经查明,杨士骧在北洋大臣任上两年有余,所涉及非法银钱共500余万两,除少数纯属手续不完备而未及时账外,其余亏空约478万1249两6钱,其中挤占挪用306万9884两6钱;个人贪墨38万两;结私人133万1365两。”熊希龄将财政审计的结果大诉说了一遍,引得众人接耳,载泽抬望去,张南大变。

“杨士琦一案臣亦已查明。”赵秉钧班奏对“数年来,杨士琦、杨士骧兄弟狼狈为,贪墨大量钱财;听闻皇上查账,杨士琦唯恐罪行暴,竟以臣收受杨家兄弟馈赠为由要挟臣想办法掩饰;臣被无奈只好假意献勾禁卫军、放火焚烧西大殿的谋…”

“皇上圣明!”皇帝自鸣得意,100多年的见识换来了这声并非廉价的“皇上圣明”听得舒坦极了。

“臣叩谢天恩!”

望着张南的脸逐渐转多云最后逐渐放晴,皇帝也是会心一笑:各省官僚贪污挪用实在过于普遍,如每一笔不合正规的都要追究,只能是不死不休的死结,现在撇开挤占挪用,单就贪墨一事下手,既赢得义制,亦让人无从反驳,实是缩小打击面之必备利

“皇上圣明。”

什么,杨士骧也死了?!

声音掷地有声,掀开了维新年吏治整治风暴的篇章。

“挤占挪用仍情有可原,毕竟用于公事,况财政系不甚全备,不可苛求;然个人贪墨及结私人断不能容,法对此有何意见?”这话一,张南却是松了气,原来他在湖北任上虽然大肆亏空挪用银,但全用于公事,个人倒是两袖清风、无余财,靡费二字当得,贪墨二字却毫不沾边。皇帝的理意思显然安然无恙,不免心里暗叫一声侥幸!

“杨士骧前几日已病死。”

“皇上仁厚!”

“人死为大,杨士骧多年亦有辛劳,此次褫夺财产即可,不必另行加重。”

“依《大清律令》,杨士骧应判斩立决,褫夺一切财产与官职、封号。”

“当开棺戮尸!”

“不仅是你,其余收了杨家兄弟银之人可同比参照办理。”皇帝一字一顿地告诫群臣“杨家兄弟送了多少礼、何时送的、怎么送的,朕已拿到账簿,历历在目。银钱来往标准暂定每年1000两,低于此数者系正常人情来往,不必追究;凡于此数目者,均有受贿嫌疑。朕现在给你们一个机会,一个月内主动并坦承者,朕既往不咎;若负隅顽抗,妄图抵赖者,朕决不姑息。”

一个月后,《帝国日报》以“大快人心事,揪贪污帮”为题报了以杨家兄弟为首之贪污集团的查办过程,一时洛纸贵。

“杨士琦究竟贪墨多少臣仍无法查明,但经盘:其家有现银8万余两;分布于各大银行存款逾40万两;投资各项实业份逾70万两;另有多田地、房屋等地产;家中古董、珠宝、玉、字画等价值逾100余万两…与其俸禄显然不符。”

“臣数年间收受杨家兄弟馈赠约9万两,现全,请皇上治罪。”赵秉钧趴在地上,杨士骧的案可了,他的事情可还没了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