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70章谁被抛弃(2/4)

“我已有预。”宝鼎淡然说“我正在万全准备。”

“这场灾难,恐怕比武烈侯想像的要严重得多。”

“我知,大河挡不住饥民求生的脚步。”宝鼎“中原大劫将至啊。”

郭奉自然明白武烈侯的意思,他连连摇“你知,邯郸控制不了大将军。”

“武烈侯,你这是要挟邯郸。”

“如何联手?”

邯郸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容忍李牧,正是因为李牧对国祚极其重要,然而,现在邯郸陷了两难之境,杀李牧则赵国岌岌可危,不杀李牧则赵国可能被这场前所未有的大灾难彻底摧毁。

“我也是有心无力。”宝鼎再叹“你应该知,在今天这局面下,咸肯定要责怪我去年救助代北之举。我如今承受了重压,现在我对咸的影响力非常有限,即便我认同邯郸的策略,咸会答应吗?”

对于他们这些大世家大贾来说,逐利是他们世世代代的生存之,哪里有利可图,他们就会现在哪里。至于忠诚、节等等,在他们的世界里永远屈从于利益。这是一个利益至上的时代,利益是基础,有了利益再谈忠诚和节

“如果邯郸不能给我承诺,你就没有必要再为此事奔走了。”宝鼎说“中原的财力毕竟有限,若要确保河北度过这次灾难,最终还得向咸求助,所以我最后给你一个忠告,一颗人和几十万生灵相比,孰轻孰重?”

“你我联手,共救灾民。”宝鼎说“舍此以外,别无它途。”

离间计,公开的离间计,秦人为了诛杀李牧,摧毁李牧的代北军,可谓下了血本。从救助代北到今天救助河北,武烈侯看上去慷慨大方极尽仁义,但实际上目的就是一个,诛杀李牧,摧毁代北军。李牧和代北军完了,赵国最后一支防御力量没了,赵国也就倾覆在即。

“邯郸在灾难彻底爆发之后,假如没有足够的粮资,那只能睁睁地看着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灾民蜂拥南下。”

郭奉目苦笑。他当然知武烈侯不是能轻易说服的对象,但今天好不容易见到武烈侯,务必鼓动如簧之,竭尽全力。

郭氏在赵国没有倾覆之前,打算把家族的财富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而当前中土最安全的地方无疑就是秦齐楚三国,但秦国实力最为大,而秦国的武烈侯有天纵之才,攀附在蓼园的贾都在短短时间内获得了惊人的财富,所以郭氏急切希望蓼园,得到蓼园的庇护。

“你我本没有信任可言。”宝鼎说“我愿意救助赵国灾民,为此我甚至不惜与咸决裂,但邯郸呢?邯郸难连一个承诺都不能给我?”

前面这番话就是郭氏向武烈侯示好,以赵国当前的决策来换取未来郭氏的生存。现今赵国的决策其实谈不上绝密,中土诸侯国随便分析一下都能估猜个大概。赵国时运不济,天时地利人和样样欠缺,奄奄一息了,郭氏为了生存,也只有选择在此刻卖王国机密,不但可以卖个好价钱,还能让武烈侯提前好对策。假如武烈侯策略得当,搞得不好还能误打误撞错,有效缓解一下灾难给赵国造成的大伤害。

“中原丢失,我承担主要责任。”宝鼎摇摇手“我当然不会束手就缚,但邯郸应该知我的境。你带来的这个策略毫无诚意,我没办法答应。”

郭奉不再去想这些令人绝望的事,主动向武烈侯提商贸合作的恳求。

“我中原倾其所有,人力、力、财力,只要我能拿来的,我绝不吝啬。”宝鼎说“邯郸也要倾尽全力,并向齐楚燕三国求助。最重要的是,在这个关系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苍生命的要关,邯郸不能背信弃义,在背后我的刀。”宝鼎望着郭奉,神情异常严肃地问“你能给我承诺吗?”

郭奉沉默良久,说“我即刻返回邯郸。”

“那就杀了他。”宝鼎厉声说

武烈侯非常快地答应了。他现在需要贾和贾们的财

有能力自救,将这场灾难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秦国也有实力保护中原。齐国想趁火打劫,恐怕是搬石砸自己的脚,最终自恶果。”

郭奉没想到武烈侯如此坦诚,他犹豫了半天,问“武烈侯的对策又是什么?”

“咸愿意丢失中原?”

“武烈侯难就不能拯救万民于火之中?”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