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32章我要造纸(3/3)

试卷封送到咸阳,由少府属下的大史审阅判定,最优者提拔。一般被任命为本人出身所在县的令史相当于劣者要受到处罚,取消入仕为吏的资“

又过三年,凡出任令史者,可以参加最高级别的选拔考试。成绩优秀者,到中央府署工作,而成绩最好的,直接到郎中令府出任尚书卒史一职。这个职务相当于内廷秘书,直接在大王身边工作,但尚书卒史较多,想更上一步,就需要深厚背景了,当然了,攀附权贵,傍上一棵大树也可以。

从这个取士制度可以看到,大秦的官吏储备非常少,尤其寒门出身的官吏就更少,大部分官吏还是出自权贵世家。

大秦取士的制度多样化,制度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出在教育上,也就是说,因为文化和财富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即使是寒门子弟,如果没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也无法从这种制度上获益。

“武烈侯,有何对策?”秦王政问道。

“特殊时期特殊对策石”宝鼎笑道“我一介武夫,拿不出什么好办法。”

一介武夫?秦王政和魄状相视而笑。宝鼎到了关键时刻,他的心机又暴露无遗了。这种事毕竟是关系到国策的大事,他不便干涉,但他是主爵中尉,是参加朝议的诸卿。他当然有资格提出奏议。

“随便说说。”秦王政笑道“你始妄言之,寡人姑妄听之。”

“各地选拔一万聪慧少年,到咸阳集中学习。每三年选送一批到地方供职。如此一来,我大军在前方不停地攻占郡县,咸阳则可把各级官吏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新占郡县。”宝鼎说到这里摊开双手,做了个无奈的姿势“此策治标不治本。只能救急,大秦若要长期保持充裕的官吏储备,就必须从源头上下手。”

“何为源头?”秦王政追问道

“这个就复杂了。”宝鼎苦笑道“学室制度要改,授学制度也要改,要改得太多了,就连最基本的竹简木犊都要改,否则平民子弟哪里读得起书啊。”说到这里,他再度想到了“纸”

如果秦王政把自己这番话听进去了。有意在教育源头上进行改制,那自己无论如何都要造纸了。虽然纸的推广应用需要时间,但可以救急啊。自己若想拯救大秦帝国,就要在最短时间内改变历史轨迹。改变历史轨迹需要实力,像“纸这种明本身就具有强大的足以改变历史展的实力,自己为何不吃一下?自己实力不够,不能从制度和国策上去改变历史轨迹,那么,换以一种思路,利用科技明和技术进步是否可以改变历史轨迹呢?抑或,双管齐下,齐头并进,是不是就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自己的愿望呢?

宝鼎陷入沉思,久久不语。

秦妾政和院状非常耐心,静静地等待着。今夜宝鼎给了他们一个天大的惊喜,他们有足够的理由等待下去,等待这个天才的再一次“爆。”

“竹简木犊怎么改?”秦王政看到宝鼎从“神游”中归来,马上问道。

“我要造纸。”宝鼎斩钉截铁地说道“大秦的权贵有限,官僚有限,豪门和寒门也有限,若要实现官吏储备,若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就要让平民子弟也能入学读书,所以,我必须造纸。”

纸?秦王政和院状面面相觑。疑惑不解。

“纸为何物?”秦王政急不可耐的问道。

宝鼎简要介绍了一下“我要创造历史了。”宝鼎笑道“大王相信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