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十会写诗的不如会打仗的(4/5)

赵匡胤虽然很霸道,但说明了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强者为尊,弱国无外交,落后就得挨打。

徐铉吓得瞠目结舌,再也不敢出声,他知道江南战事,不是凭一份乞求表,低声下气地哀求几句就能解决问题。他只好灰溜溜返回江南,向李煜复命去了。

李煜得知赵宋不肯罢兵,更是惊慌。忽然常州又传来急报,吴越王钱俶奉赵宋皇帝之命,率兵攻打常州。

金陵已被宋军围得如铁桶一般,李煜根本就派不出兵去支援常州,只好写了一封信,派人给吴越王钱俶,信中的意思是:赵宋今天灭了南唐,明天就轮到吴越,金陵的今天,就是吴越的明天。

吴越王钱俶并不回信,率兵连下江阴、宜兴、常州。江南的州郡,已经所存无几。金陵几乎成了一座孤城。

曹彬派人进城告诉李煜,金陵只是一座孤城,叫他不要继续顽抗,并限他三日之内开城投降,如若不降,将大举攻城,破城之日,将玉石俱焚。

李煜仍然是犹豫不决。

曹彬决定攻城,但又担心破城之日,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使平民百姓的性命不保,虽然有禁令,恐怕也不能制止,左思右想,终于想得一法。

这天早上,曹彬的卫兵告知众将,说曹大帅卧病在床,不能理事。众将听说主帅病了,纷纷进帐请安。询问曹彬得的是什么病,请郎中看过了没有。曹彬躺在床上对众将说:“我得的是心病,非药石可治,唯有大家诚心起誓,破城之日,不乱杀一人,则我的病不治而愈。”

众将听了曹彬之言,知道主帅的良苦用心,当即便焚香立誓,破城之日,一定约束自己的部下,不得滥杀无辜。

第二天,曹彬的病稍愈,第三天,指挥宋军水陆并进,一举攻进金陵城。众将果然约束各自部下,除反抗者格杀勿论外,对平民百姓是秋毫无犯。江南百姓,称宋军是仁义之师。

破城之日,江南侍郎陈乔哀恸地回到家中,悬梁自尽。勤政殿学士钟茜,朝冠朝服,在自家的堂屋里,将全家召集到一起,集体服毒而死。

张洎和陈乔自始至终是主战派,当初曾有个约定,同死于社稷,如果金陵被宋军攻破,就以身殉国。金陵城被攻破,陈乔悬梁自尽以后,张洎并没马上就死,他要陪他的主子李煜一同到汴梁,替主子承担罪责。

金陵城被宋军攻克以后,往日攻城的炮声突然停止了,城中也没有出现激烈的巷战,无辜的百姓也没有遭到屠杀,一切似乎都很平静。更为奇怪的是,宋军只是围住李煜的皇宫,并不进来,好像是为李煜站岗一般。

李煜虽然昏庸,却不傻,他感觉得到,宋军没有杀进来,是在给他最后的投降机会。如果这个最后的机会再不把握的话,那真的就死有余辜了。万般无奈之下,李煜只得带领张洎等四十五名臣僚走出宫,前往宋军中军帐请罪。曹彬盛情接待,好言抚慰,并请他回宫整理行装,随大军前往汴梁。

李煜应诺回宫去后,曹彬只带领数骑在宫门外等候。左右对曹彬说:“大帅就这样放心地放李煜回宫吗?假如他要寻死,那该怎么办?”

曹彬笑着说:“李煜是个贪图享受、优柔寡断的人,既然已经请求投降,怎么会去死呢?大家不要多虑了。”

时间不长,李煜果然换了一身便装,与宰相汤悦等四十余人出了宫门,跟着曹彬的大队人马,同往汴梁向赵宋天子请降。

曹彬自出兵至凯旋,肃正军纪,兵士没有人敢乱来,破城之日,兵不血刃,江南十九州、三军、一百八十县的版图,收归赵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