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四太后的遗嘱很怪(2/5)

韩公望着远去的赵匡义,长叹一声,死了那份侥幸心理,没打采地带着一班家丁回家去了。

符彦卿得知彩球被赵公接走了,自然是兴非常。原来,他也知韩通的儿长得丑陋,不上自己的女儿,而赵匡义是龙凤之姿、天日之表,正是女儿的佳偶。只是碍着世宗亲为韩通的儿保媒,拒绝不得。幸亏两家是同时提亲,效法彩楼招亲的故事,得以避韩就赵,为女儿找到佳婿,且还没有伤及世宗的颜

范夫人也认为这是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于是回家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范质,范质再去回复赵匡胤。

小皇姨见彩球被如意郎君抢走,心里的一块石总算落了地,喜滋滋地带着一班侍女下楼,回家复命去了。

范质的夫人来到符家,见过符彦卿夫妇,说明了来意。符彦卿回答:“这段姻缘,实在是很般,我是很愿意答应的。只是昨天圣上亲自替韩通的儿保媒。如果答应了赵司空这边,显然违了圣意;如果答应了韩通那边,又伤了夫人的情面,真的是左右为难呀!”

符彦卿先命家人在自家门前搭了一座彩楼,选择了一个良辰吉日,先向韩、赵两府发去帖,说符家的女儿抛球择婿,请两家公届时前来接球撞婚。

彩楼下人山人海,万攒动,全都拥挤在那里看闹。楼前一箭之地,被绳圈着,不准闲人越雷池一步。韩、赵二位公站在圈内,各守一半的地盘,睁大睛,地看着彩楼,等待彩球从天而降。两家的家丁,各站在圈外摇旗呐喊,为自家公助威。

赵匡义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本是有备而来,见彩球向自己上飞来,知小皇姨有意于自己,张开双臂,一纵将彩球稳稳地抓在手里,赵府的家丁见赵匡义抢到了彩球,乘机一拥而上,将赵匡义围在当中,护住彩球。有家丁牵过一匹枣红,赵匡义一跃而上,在家丁的簇拥下兴采烈地回府去了。

韩公一见急了,一个箭步冲过去,抢那刚刚抛下的彩球。

小皇姨站在彩楼上傻了,害怕彩球被那个猪八戒抢去了,忘形地大叫:“抓住!抓住!”

抛彩球招婿的这一天,韩通命儿穿了一吉服,到彩楼前接球。赵匡胤也叫赵匡义穿了一艳服,赶往符家门前接球,并挑选了十六名家丁,簇拥而去。

范夫人忙问是何办法。

“抛彩球招亲!”符彦卿说“我准备仿效古人之法,于门前搭一彩楼,叫我家女儿上楼去抛彩球招亲,到时,叫韩、赵两家公到彩楼前接彩球,谁家公接着了,我的女儿就嫁给谁。听天由命,两家都无怨言。”

正在这时,彩楼上乐声陡起,原来是小皇姨已经离座站起来了,只见她手捧彩球走到彩楼前,在众目睽睽之下,展向楼下看去,赵匡义她是见过的,自然认得。所以她第一看的是赵匡义,只见他今天一番刻意打扮,比前日更是不同,真是气宇轩昂、仪表众,是那女人见了就喜,不由自主地冲着赵匡义嫣然一笑。再转看赵匡义边的那个人,脸如黑炭,背如弯弓,是那在大街上行走连要饭的婆娘都不屑一顾的丑男人。两相一比较,优劣立现。小皇姨鼻里轻轻地哼了一声,掂了掂手中的彩球,估摸着怎样能将这个决定自己一生幸福的彩球投到赵公的怀里。

彩楼下的两个人向楼前凑了凑,不停地向楼上招手,示意彩楼上的小皇姨将彩球抛给自己。只见小皇姨将彩球地举过,往下轻轻地一掷,真是好力、好准度,彩球不左不右、不偏不倚,正好落在赵匡义的上。

小皇姨抛彩球招亲的消息,轰动了整个汴梁城,市民们奔走相告,蜂拥而来,都要看这抛球撞婚的新鲜事。

范夫人振振有词:“择婿不能看情面。大凡一段婚姻总要郎才女貌,两相般,结婚后才能男女悦,夫唱妇随。如果只顾了情面,不问两人是否般行将两个不般的人在一起,碰着好的,算是天之缘,碰上不好的,便是孽缘,那样会断送女儿的一生幸福。所以为女儿择婿,要选择男方的格、品貌,看是否与女儿般,势位、情面是无关要的。拿韩、赵两家的儿品貌来说,赵公是龙凤之姿,韩家的儿如同猪狗,怎么能将自己的女儿撇开龙凤不,却要嫁给猪狗呢?就是圣上,他是万民之主,应该明白这个理,不见得要婚嫁,造就一桩恶缘吧!”

符彦卿虽然认为范夫人说得有理,想了想,提了一个不得罪人的办法。

第二天,赵匡胤果然去了范质家,托他到符彦卿家替赵匡义保媒。范质没有推托,满答应了,并说他的夫人与符彦卿的夫人是两妹,叫夫人面,这事准成。赵匡胤大喜:“如此,请尊夫人到符府走一趟,倘得如愿,定不忘玉成的大德。”

符府门前,耸立着一座锦彩绸扎成的彩楼,远远看去,五彩纷呈,鲜艳夺目,既像一堆朵,又像一团锦簇。那位天仙般的小皇姨双手捧着一个彩球,端坐在彩楼上,两行婢女站立左右,恰似那绿叶衬映着牡丹。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