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的人问我,是不是派人来存5万元?我怎么好说不是?当然说不错。”
这一说,黄秋岳想起来了。报上登过一张照片,中苏复后,首任驻苏大使颜惠庆赴任;在同一条邮船上有梅兰芳与胡蝶,新闻记者邀一貌堂堂的颜大使与梅胡合影,真能尽华夏人
之
,是一张极有名的新闻照片。照其中的胡蝶,穿的就是这样一件灰背大衣。
“那!”黄秋岳气急败坏地问:“你当时为什么不跟我说?”
平时四川民众对日本政府已发动了大规模的抗议运动,岩井到了重庆,不敢再往前走;日本外当局便改用迂回试探的方式派与岩井同行的4个人,到成都打前站。这4个人,两个是记者,一姓渡边、一姓
井;一个是”满铁”的职员田中;再一个是汉
濑
洋行的老板。他们由重庆乘汽车到达成都的那天——民国25年8月23日,正好举行反对日本设置领事馆的群众大会,会后游行,浩浩
,队伍长达数里;哪知恰好有4个陌生的日本人抵达,更刺激了群众的情绪。治安当局怕发生不测事件,劝告渡边等4人,最好留在他们所投宿的大川饭店,以便于保护;这4个人不听忠告,以致第二天在大川旅馆,发生了严重的冲突。
黄秋岳不愿多说;”以攻击作为防御”故意反问一句:“你怎么知我
里有5万块钱?”
“我到银行里去看帐。”黄秋岳答说:“那笔钱不是我的。”
结果是,越想问题越多;对他最不利的是时间问题,可想而知的,须磨此一着,当然另有布置,早已占了防御上的优势。如果须磨约会之后,立即反映;或者支票存
的当天,便将实情和盘托
,都可以邀得谅解,甚至还会获得奖励。如今时机已经错过,据实上陈,所换得的必是一句诘问:你为什么不早说?从而就会产生诛心之论:是内心在动摇,考虑接受须磨的条件。那时
到黄河都洗不清了。
追击”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共产党,成都的地位突重要,要求设置总领事馆,以便搜集情报。成都并非通商
岸,外
便
据条约,加以拒绝;而日本政府悍然不顾,派定岩井英一为代理总领事,由上海乘长江
船,溯江西上。预备到成都开馆。
“你又要哭穷了!银行里几万块钱摆在那里。哼!”听得这话,黄秋岳始而一楞;继而一惊,顾不得姨太太的唠叨,赶到银行里查帐;果然有一笔5万元的存款,而且是支票,经过换,收起
帐,算日
正是与须磨会见第二天的事。
“你不知。”
“唯岂不知才问你,人家的钱为什么存
你的
?”
这跟”栽赃”没有什么两样。黄秋岳首先想到的是,应该报告长官;但兹事大,必须谋定后动。于是找了个清静的咖啡馆,一个人坐下来细想。
或者可以这样说:我早已决定拒绝须磨的要求,所以当时不即据实报告者,是觉得不必多事;哪知须磨居然”栽赃”这就绝不能保持沉默了。
冲突的过程是:包围、冲、捣毁、殴斗。治安当局
动一连的兵力,及若
宪兵支援警察;但群情激愤,群众已变成了狂
。结果,4个日本人,一半负伤,一半下落不明。到下一天,两名日本记者的尸
在大川旅馆的正府街发现。再下一天,8月25日,在大川旅馆再度
现包围的情况;这一次,治安当局知
是左派分
有组织的行动,以
手段镇压,频有死伤;同时捕获了两名首谋分
,立即
决,以期收拾事态。
“谁?”
“不错!”黄秋岳说:“可惜,价钱太贵了。”
“那天银行打电话来的。”
这就是引起严重外问题的”成都事件”的真相;左派分
激平民众的
国情绪,却为政府制造了问题。
“4000块钱还不贵。我一个月的收才多少?丽人一袭衣,下官半年粮。”
哪知一回到家,才知自己的说法不能成立。首先是姨太太迎着他问:“你怎么一声不响,往外就跑;到哪里去了。”
“什么?”黄秋岳大惊:“银行打电话来的。怎么说?”
“我为什么要跟你说,应该你自己跟我说才是。”
“你不知。
“买得起就不贵;才4000块钱。”
原来须磨派人去存钱时,只知名字,不知
帐号;银行职员看面额很大,而存钱的人不是黄秋岳往日所派的工友,怕发生错误,所以曾打电话到黄家去求证。
“是别人寄存的。”
正当黄秋岳叹惜痛恨!黯然不之际;他的那位徐娘风韵的姨太太,笑盈盈地捧来一个大盒
,一面打开盒盖,一面说
:“你看看这件大衣怎么样?”
“不错,我说过这话。问题是这笔钱不是我的。”
“不是你的,是谁的?”
又回到原来的疑问上来了:“不是你的钱,怎么会存到你的里?”
“这件灰背大衣,跟胡蝶的那件,一模一样。”
她的解释是,黄秋岳曾经说过,只要他有钱,一定尽量给她用。现在有这么一笔说大不大,说小真不小的款在银行里;她倒要看看,他以前说的话是
于真心,还是随
敷衍?倘
真心,自然会主动告诉她,此刻我有钱了;有多少,你要
就
吧!
这样说法,似乎没有病;问题何以迟至这时候才来报告?是因为一直不知
须磨有一张支票存
他的帐
之故。
说着,拎起大衣领往上一提,是一件
汽油光闪亮的”灰背”;等她往
上一比,黄秋岳觉得这模样很面熟,倒像在何
见过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