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4章ldquo;苍老的愁容(3/5)

肯定的批评以外,从不曾接受过其他批评意见吧?为了补充滋养成分,只听取赞赏的语言吧?与咱一同工作的那些媒体表层的朋友,大致也都是如此。

“但是,就这样走过大半人生、上了年岁以后,你没发现这么一个痛苦的事实吗?那就是:惟有否定的批评才是正确的。倘若年轻时能听到这个意见就好了…”

“黑野先生的确是一个爱批评的人。”杉田说。

“戏剧界的人真是具有多面性呀。哈——哈!交往起来可真够费劲儿的。”

“杉田先生可是一个正直的人啊。”田部夫人规劝着黑野。

“罗兹小姐,这位杉田先生呀,在松山,把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全都给演出了。”

“我想请教一个非常外行的问题,”罗兹以平日里从不用的表述法说“哪一出最为有趣?”

“就某种意义而言,是《李尔王》。”

“‘就某种意义而言’…古义人,你在谈及《李尔王》时,也曾用了这相同的语言啊。”

“哎呀,长江先生都说了些什么?关于《李尔王》,您并没有写什么文章吧?你不想听听吗,杉田先生?”

“罗兹原本是一个研究《堂吉诃德》的学者。在这部作品上篇出版的翌年,《李尔王》也上演了。此外,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历书的编排虽说不同,可他们却在两部不同历书的同一天死去了。说的大致也就是这些。”

“你不是说过吗?就某种意义而言,一直跟随着李尔王的弄臣和考地利亚也可以说是同一个人物。”

“岩波文库的译注中是这么说的。燕卜荪①的论文认为,在李尔王疯癫了的头脑内,考地利亚和弄臣化为双重形象…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想,即便如同文字所表述的那样上演也未尝不可。”

①燕卜荪(WilliamEmpson,1906-1984),英国文学评论家、诗人——译注。“他在说着‘我那可怜的小家伙被绞杀了!’的同时,把被杀死了的考地利亚与当时并不在场的弄臣重叠了起来。”杉田说“的确,我认为,在李尔王的内心深处,情况就是如此…”

“‘可怜的小家伙’中的小家伙,在原文中是fool。”

“可是,罗兹,倘若跳过那个场景,再把弄臣和考地利亚合而为一的话,可就有些过分了。”

“古义人还说过,考地利亚好像从最初就作为女性弄臣而跟随着李尔王。她不愿说出推翻宫廷常识和惯例的那位既王既父的老人希望她说出的那些动听语言,这种态度不正是滑稽的弄臣的作为吗?除了当面骂人外,考地利亚并不具有攻击性…

“还说,与丈夫法兰西王的军队一同攻入混乱之中的英格兰,又很轻易地战败了,这都是滑稽的举止…

“古义人,你甚至还说,倘若自己在小剧场演出这部悲剧的话,就让同一个女演员出演弄臣和考地利亚这两个角色…就某种意义而言,一如以上之所述吗?”

“真是太好了!”田部夫人满面喜色地高声说“即便奥濑的度假村里,我也想上演《李尔王》。可那里的会馆只有小音乐堂的规模,预算控制得也比较紧…黑野先生,在古义人先生的莎士比亚第一轮演出中,如果用一个演员来演弄臣和考地利亚这两个角色,媒体会蜂拥而来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