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虽这样说,非破除文人阶级,等到中国的银行经理、救火队长、教育行政官、书局老板、氓瘪三、狱卒监犯都肯撰稿,我这理想终久不会实现。今日杂志文一大
病就是:文人笔力太好而脚
太坏。
有卖汽车的教人买旧汽车的秘诀,有救火队长叙述救火的内行话,我读了也有味也有益。中国教科书的黑幕,有书局老板敢写来吗?中国银行界怎样靠公债维持,写来岂非有味而又有益的文章,但是银行经理,他肯执笔吗?
易所伙计他敢执笔吗?上海
多亚路宝成里之夜生活,小瘪三鸦片鬼不乏能文之人,他们肯特写
来吗?中国纳妾者,离婚者多多少少,他们肯赤条条把他们实情实理讲
来吗?再浅一
,男女同学是好是坏,此中不乏问题,为何没人肯来反对或辩护,或叙述他或她的经验?更浅一
,结婚男女第一年经验如何,谁肯老实写来?再
一
,考试院成立以来所
何事,有人能系统的记载及说明其苦衷吗?这些都可代表西洋杂志的文章题目。可见中国杂志是死的,西洋杂志是活的。西洋杂志是反映社会,批评社会,推
人生,改良人生的,读了必然增加智识,增加生趣。中国杂志是文人在亭
间制造
来的玩意,是读书人互相
藉无聊的消遣品而已。
(二)辟"西洋杂志文"一栏。从下期起,取消"译丛",而添此栏,每期四五千字。宗旨:(A)叫许多不懂洋文的人也可看到西洋杂志文,(B)叫人看西洋杂志文之裁笔调及材料是怎样个样式。我们不
文学不文学,此栏并不要介绍西洋文学,只是叫人见识见识西洋杂志是怎样有益而且有味与社会人生有关之文字。要想投稿的也可以来。
本刊为要打开此一条路,拟先将二想法开始
去。(一)提倡"特写"。特写是西洋杂志所谓Features。特写之特征是材料须直接由现实社会去调查搜寻,然后组织成篇,或加以批评意见。西洋记者都受过这
训练,要攒
社会中去访察材料,不容你随便拿起笔来,抄抄书
放
。从前
国记者AgnesSmedley住上海,这位
国姑娘才利害哩!她不会说中国话,但是不到几个月,已写成上海工厂生活之大文,竟有许多我们都还不知
的事实。她就是跑,她不轻视外勤工作。所以她的材料是活的。文笔好见解好的人,写
来自然好,因为他能抓到重要问题,而不失于琐碎,又能运用轻松笔调,写来叫人喜
。譬如西洋ArthurRansome,WalterDuran-ty便是此类有学问有思想的上乘记者,他们的文章声价非常之
。本刊登过的《王德林》、《牙行》、《
来人》及《斗行》诸篇便属于特写
质。随举一二题目,如《古北
之战》、《我
关的经验》、《今日之青岛》、《易培基之行踪》、《一来年之江民声》便是,只要大家有好脚
,肯跑,便有文章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