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3神秘传教士(2/3)

斯当东希望在传教士留学生中找到郑玛诺、樊守义这样的翻译人才。为了确保找到这样的人才,斯当东亲自跑遍了黎、哥德堡、哥本哈及里斯本,但都没有找到合适的翻译。失望之极的斯当东路过意大利那不斯传会创办的华人书院时,突然有一“踏破铁鞋无觅,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欣喜。斯当东找到传会的主事,一打听正好有两名刚刚完成传训练的中国教徒,一名叫周保罗,一名叫李雅各。

李雅各比周保罗快,一答应了斯当东的邀请。李雅各没有周保罗的顾忌,这个跟他的长相有很大关系。李雅各是甘肃武威人,在当时属于少数民族,长相跟罗人毫无二致。这位李雅各的生地武威,早在西汉年间是甘肃境内的武威郡。当时罗执政官兼叙利亚行省总督克拉苏一心想向中亚扩张,企图率领罗军团吞并安息,没想到长途跋涉到安息时,克拉苏的人却被人给砍了。当时一直在甘肃边境扰的匈收编了被打散的罗军团,可是倒霉的罗军团遇到了亡命之徒陈汤,最后仅有百余人成为汉军的俘虏。李雅各就是这批倒霉的罗的后裔。

周保罗是一名胆很小的天主教信徒,他到意大利留学更多的是迫于生计。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对于私自洋的汉人理非常严格,基本是不让其再回到中国的,所以周保罗不怎么愿意向斯当东介绍自己更多的情况。在传会教士们的劝说下,周保罗勉答应跟英格兰的使团回到中国,不过周保罗告诉斯当东,如果大清帝国的律令威胁到自己命的时候,自己有权利选择离开使团。斯当东实在找不到更合适的人选,只有答应周保罗的条件,并给周保罗开150镑的工资。

李雅各的中国真名叫李自标,他1760年生。1773年,也就是13岁那年,他跟7名中国人一起,被意大利传教士带到了欧洲留学,主要是学习传。不过李雅各没有郑玛诺的天分,郑玛诺用了一年又四个月学习完了四年的课程,李雅各用了将近20年的时间,才完成了华人书院的传训练。32岁的李雅各不懂英语,只能翻译拉丁文,跟名动欧洲的中国教授第一人郑玛诺相比,李雅各很是自惭形秽。斯当东找上门来,是一个证明自己价值的绝佳机会,罗军团血里遗传下来的自信让李雅各快地答应了

戛尔尼无奈之下,只有派斯当东到欧洲寻访中国来欧洲留学的翻译人才。

郑玛诺的罗之行,让更多的欧洲传教士对幼小的中国孩有了更大的信心。郑玛诺之后,不断有中国信徒到欧洲留学,其中山西人樊守义从意大利留学归来,写了一本类似《可波罗游记》的《见录》,写自己留学欧洲的见闻。当时的康熙皇帝看到这本《见录》,对欧洲很是好奇。加上康熙皇帝年纪越来越大,对死亡很是恐惧,樊守义在《见录》中宣扬的极乐世界烈地刺激着康熙皇帝,以前极度反天主教的康熙皇帝破天荒地在紫禁城接见了这位留学生,从此对天主教也放开了监控尺度。

在给邓达斯递了报告之后,戛尔尼就一直在一个通中英文互译的翻译。洪仁辉回到了英格兰,当年他告御状惹恼了乾隆皇帝,被圈禁三年后永远不准到中国。邓达斯给戛尔尼推荐了加尔伯特,加尔伯特是一名在北京居住多年的法国人,能说一利的中文跟英文。更主要的是加尔伯特谙熟中国官场。在1784年的“休斯夫人”号礼炮血案中,加尔伯特就充当了两广代理总督孙士毅的翻译。卡思卡特中校当年就找到加尔伯特充当翻译,所以这位爷回到欧洲,跟随卡思卡特中校率领使团前往中国,卡思卡特中校在海上死亡,使团只有半儿回国。等戛尔尼找到加尔伯特的家人时,只看到了加尔伯特的墓碑。

戛尔尼望着面前的李雅各,失望地摇了摇,心里一阵影挥之不去。

早在顺治年间,欧洲传教士为了让更多的中国人成为他们的铁杆儿信徒,就带一些中国人到欧洲接受传教的训练。1650年,年仅12岁的郑玛诺跟随意大利传教士魏匡国,历尽千辛万苦到了罗读耶稣会主办的圣安德勒学院。三年后转公学,学习修辞学、逻辑学、理化学、音乐和希腊语等多门课程。毕业后居留罗,教授拉丁文和希腊文法与文学。郑玛诺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在欧洲学校任教授的中国人。非常遗憾的是经历了太多磨难,一的重病让中国第一位留学生早逝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