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舍生(2/2)

鬼母豁然开朗,认往昔的罪孽重,为了赎罪,便将自己的五百个孩,送给世间求的夫妻。转念之间,化"戕生"为"舍生",从此被尊为"送观音"。

站在"送观音"龛前,聆听着她的故事,一时间,竟不忍离去了。

佛,在哪里呢?

我喜这样的故事,甚于西方送岛。中国的送观音是将自己最珍的,割舍与人,有一份厚重的情义。

离开北山石窟的时候,再度经过"送观音",她正着意味长的微笑,捧抱一个小小孩儿,优雅端庄的母亲形象;灵动的牧羊女,酷厉的鬼母,早已消逝。

死后的牧羊女,成为鬼王的妻,为弥补生前丧的悲痛,于是,生下五百个孩。纵使如此,仍不能化解她心中的怨毒。每到夜晚,她便成为狰狞的鬼母,到人间戕害婴儿,造成极大的痛苦与恐慌。

鬼母化为凡人的模样,却没想到,有朝一日也将为人父母;甚至忘记自己也曾稚幼无助。劝鬼母舍生送的佛,什么时候能再现?

想起在故乡的岛上.此刻也正炎难当,可能又添加了一夕急白的父亲,长夜里哀哀痛哭的母亲,恐怕噬人女的鬼母仍在人间肆

有一天夜晚,鬼母归来,发现她自己的孩竟然少了一个,上天下地,不怎么找都找不到。她的肝胆俱摧,几乎要崩溃。这时,佛现了,为了超度她,佛将她的孩藏起来。

一阶一阶往山下走,重返回燃烧着的十丈红尘,两旁都是雕刻石像的小贩,观音、文殊、普贤,时时送到前,而我只向前走,并不停留…

至少,我认为,"数珠手观音"的雕刻者,为着他的蓝图而辗转难眠。在一片柔和的椭圆形背光中,观音轻盈的影,袅袅亭亭,飘带掀飞,好似向人走来一般。弧度优的肩自然下垂,双手错在腹,微俯的面容上,有一对弯月般的睛,角上翘,兜着发自内心的微笑,笑意直染上丰颊。那抑止不住的幸福满足,应该来自于情的疼惜。因她笑得那样真挚藽切,人们遂忍不住要亲近,为之倾倒,昵称她"媚态观音"。而这凿石的人,究竟是她幸福的来源?或只是众多慕者之一?无论如何,他令她幸福的瞬间,得以永恒。

"你有五百个孩,失去一个尚且悲恸绝。世人只有一、两个孩,失去了孩,他们的心情如何?"

尽情赏玩。艺术家是以怎样的女为蓝图呵,她那潇洒自在的坐姿,浪漫天真的举止,是否也曾令雕刻者失神迷惘?

果然消逝了吗?

而她那人、鬼、神的三世,也颇堪玩味。人若是怀着沉诡谲之心,便是鬼。鬼若能一朝省悟,及时回,也可修成正果。

据说,送观音原是一名舞艺超群的牧羊女,因她的才华而受仰慕。有一回,国王设宴款待得胜归来的勇士,邀她前来献舞助兴。牧羊女已怀有,但王命难违,只得赴宴。勉舞罢一曲,便想告退,偏偏五百勇士饮酒兴起,邀牧羊女共舞,在混而激烈的过程中,终于失去了她的孩。悲痛绝的牧羊女,也因为这样残酷的打击,一病不起。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