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眼里的光眯成一根丝线,幸福得像蚕一样想把柳腊梅吊起来。“是赵老板啊,我刚刚接一个领导的电话,不好意思!你是说想把矿上的煤拉到电厂,对吧?可以。老板说的话我敢不听?再说了,我的矿就是咱的矿,你那点工资,想发点浮财也是正常的嘛!马不吃夜草不肥,我敢不给老板开这个绿灯?不就是增值发票的事情,我安排会计就是了,咱俩是穿了一条连裆裤的主!”
许中子看着柳腊梅说:“腊梅,有钱了也累人。看看我这叫什么日子,左胯也响,右胯也响,你以为是他们想我?才不是呢,想钱呢!不过,这世上再没有比钱更好的东西了!没有钱拿钱活命,有了钱拿钱玩命!以前是我看见他们点头哈腰,现在,我一个电话,五分钟让他们过来,不敢六分钟到。信不腊梅?钱是一个好东西啊。对了,我想起来了,你让志强回一趟贵州老家,招一批人过来下井,这批人就让他来管理。”
志强在矿上养着骡子,矿上养骡子是为了拉地下的煤。腊梅听志强讲过,井下分一号、二号、三号、四号、五号、六号采煤区,每个采煤区离煤仓都有一段距离,采下的煤要骡子拉到煤仓统一由传送带运到地面,因为不可能把传送带放到每个采煤区,曲里拐弯,不能够集中。骡子原来是放养在井下的,不见天日,只到骡子累死了才从井筒吊上来。后来骡子在井下老出事情,常常莫名其妙被毒气毒死,影响工人的情绪,就和人一样倒班,不同的是人倒两班,骡子要两班倒一班。
柳腊梅说:“许矿长,这事我得回去商量,不管是管骡子,还是管人,我都得感谢你。你让他到矿上上班,我爹说了,听着上班两个字就比下地两个字好听。”
许中子说:“当然了,从文化上讲,上班是给我履行劳动合约,你赚的是我的钱。下地呢,是简单的打粮食,顾命。腊梅,我怎么觉得见了更多的万种风情后,看到你更那个风情万种呢?像长在河滩上的地丁花,活灵灵一个人,好啊,好!”一副没有度数的眼镜,眼睛本来不坏的,报社的小刘说戴着眼镜遮丑,像文化人。他就戴了,眼睛放出来眼镜片儿一样的光,镜片儿上还反射着对面窗玻璃上的窗框。
柳腊梅没有明白过来,想起春口上贵州那边的大伯子打过电话来说,想来这里下窑,要志强和矿长说说,地不好种,毕竟赚得的钱比种粮食要宽余。那时候矿上不需要人。大伯子后来又打电话说,等种了菜籽和矿上的领导再说说。这嘴总也没有张开,不好意思给矿上添乱,现在许中子说了,心里倒抹搭起来,有了几分喜悦。
许中子的电话又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