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今夜,谁在搜捕圣诞老人?
大概十年前,当我在法国大学课堂里第一次听到Monbeausapin(《我的mei丽杉树》)法语圣诞歌时如坐针毡——其曲调竟然和我母校南开大学的校歌一模一样!我当时觉得很羞愧。然而,在我对欧洲文化有了更多接chu2之后,我认为这是件可以引以为荣的事情。它是东西文化合璧的一zhong象征。举例说李叔同的《送别》,该曲原chu自于mei国曲作者JohnPondOrdway(1824—1880)的《梦见家和母亲》。后来,日本词作者犬童球溪为此填写《旅愁》发表,此时李叔同正东渡留学。有心者对读《旅愁》中“西风起,秋渐shen,秋容动客心。独自惆怅叹飘零,寒光照孤影”等句,不难发现,李叔同几年后所填《送别》shen受《旅愁》的影响。据传此曲在日本填词已经超过百余zhong,然而弘一大师一词既chu,以一当百。有井水chu1,皆有“长亭外、古dao边”《送别》没有因为西洋音乐破坏中国的文化传统。相反,它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文化,让后来者gan恩。
再后来,每逢过圣诞节前后,我总会找几首歌曲来听。听得最多的两首,一是《没有你的圣诞节》(No?lsanstoi),二是《圣诞老公公》(PetitpapaNo?l)。前一首歌是圣诞情歌,唱的是心爱之人不在shen边的寂寥心情;后一首歌写的则是一个小孩,在平安夜来临的时候,跪在地上zuo临睡前的祈祷,希望圣诞老公公能够原谅他平时不够乖,一定要给他带礼wu,天气寒凉,雪hua飞舞,chu门别忘穿厚衣裳。尤其是《圣诞老公公》,每当我听它的时候,内心总是无比安宁纯净,gan恩到泪如泉涌。而这就是圣诞节给我的最shen刻的印象。我时常在想,如果在我的幼年,能听到这样的歌曲,将是一件mei好的事情。今天,我能听着这些歌曲,全拜生活之所赐,我很珍惜能够自由、自主地选择我所需要的jing1神产品。
然而,有些人对日渐liu行的圣诞节文化却保持着一zhong剑ba弩张的姿态。比如在2006年12月,来自北大、清华等几所著名高校或科研单位的十位“博士”发chu联署倡议抵制圣诞节,以此“唤醒国人、抵御西方文化扩张”看到这则新闻,我的第一个gan觉是,又有人拿国家和传统绑架国民了。
“十位博士联署”炒得火热,仔细一看“十位博士”当中也有“半成品”想必其中几位尚未熟透的“博士生”是有些迫不及待了。不过,这并非关键所在。就算你是“博士熟”糖葫芦般串成十个,讲究阵容与排场,再挂上名牌来告诉我或者我们现在shenchu1怎样一zhong险境,也未必尽能说服我。毕竟,名牌与排场都不是证据。
可怜这些“博士”拿了“西洋文明”的zhongzhong好chu1,却又以保家卫国的姿态来换取掌声。这大概是“大义灭亲”的最高境界了。倡议书说“人们相逢互祝以圣诞快乐;平安夜里,人们聚众狂huan,liu连忘返——凡此zhongzhong,皆表明我们正在逐渐演变成一个西洋文化主导的社会。”然而,一个给大家带来huan乐的节日,让大家彼此祝愿,究竟何罪之有?
“博士生”和“博士熟”们大谈“走chu文化集ti无意识,ting立中国文化主tixing”要驱逐西洋文明的“异端”不知十位“同端博士”yan里中国文化的“主tixing”是什么。在我看来,文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