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杀人勇气,只要有仇恨就可以了。可是对于自己的公正的良心,还远远不够。因为人的心是一条河流,所有的行为都源于人内心的河流深处。现在,当所有人都在赞扬李百义的时候,却有一个人老是像影子一样跟着他,问他,你弄错了怎么办?
李百义就是那个钻牛角尖的人。如果他不钻牛角尖,十年前的很多事就不会发生。现在他也不会进入这种阴影。不是怕死,而是怕不公;不是怕别人不公,而是怕自己不公。在他看来,别人不公不会像自己不公那样令他痛苦。别人不公可以用仇恨、离弃和蔑视来对待,可是自己不公却无法离弃,因为人无法离弃他自己的心。
现在,他在车上睡着了。睡得很沉,他真的睡着了。那个无法解决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但已经进入解决的进程,他至少放下了一半的担子。他可以对那个质问他的人说,现在,我交出了我自己,让命运引导吧。咱们一人一半,来负这个责任。现在,让我睡一觉。
只有在看到女儿的时候,李百义才会产生一种轻松感。他把溺爱女儿当成一种休息。他在任何事情上都讲原则,但在女儿的事情上毫无原则。他曾让公家的车载着女儿在城里兜圈子达一整天之久,带女儿上最好的饭店吃鱼翅,那是李好第一次吃鱼翅。她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李百义说这是粉丝,她就说,这个粉丝很好吃,我还要一碗。
李百义说,好,那就再来一碗。
李好吃完了,说,我还要再吃一碗。
李百义说,行,再来一碗。
李好又吃了两份。
李百义问,吃饱了没有?
李好说,吃饱了。
当时的服务员都看呆了。李百义自己没吃过鱼翅,但他一口也没尝。付完一千块钱后他就走人了。
这事曾一度传开。奇怪的是,很多人不相信,只当作谣言看待。没有相信李百义会这么浪费。李好后来知道吃的鱼翅时流了眼泪。不过,她只不过把这当作是父亲爱她的表现。她并不明白父亲为什么在对她的事情上如此的毫无原则,而对自己的生活却像对仇敌一样苛刻。
他穿最简单的衣服。吃最粗陋的食物。干最苦的活。泥石流那一次抗灾,他被陈佐松逼迫休假,由一个副县长代替他值班。可是他刚回家一天就呆不住了,这常常被当做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可是李百义赶回现场后非要让那个副县长回家休息,那个人不想回家,李百义硬要他回家,两人几乎要发生口角,后来副县长拗不过他,被李百义的手下强行用车送回家。副县长回家后骂骂咧咧,他唯一的一次立功机会让李百义毁了。结果半夜就发生更大的泥石流,差一点把李百义弄成瘫痪。
有两种说法流传:正面的说法是,李百义救了副县长一命。反面的说法,李百义又抢了功。但这种说法在一个月后不攻自破,在表彰先进个人时,李百义把本应属于他的荣誉让给了那个副县长。人们这才看出,李百义对荣誉视如粪土。但他们却找不出李百义的行为动机。每一个人的行为都是有动机的,或公开或隐秘,或光明或阴暗,总有他的动机可循。但在李百义身上,你找不到它。
终于有一种猜测浮现:这个人是工作狂。这可能是一种病,如果停止工作,患者都要生病,甚至死亡。这种人通常是用工作来虐待自己,使自己劳累到极点,来维持内心的平静。
只有李好看到了真相。这个真相就是:当李百义累得快要倒下去的时候,他回家会拉着女儿的手笑着转圈,然后问,爸爸对你好不好?
李好说,当然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