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斯的情妇、女画家萨宾娜由不同的途径也
悟到了人生实质的令人不能承受之轻,她最厌恶的是媚俗。
照昆德拉的解释,媚俗起源于无条件地认同生命存在,由于对生命存在的基础是什么意见不一,又分
各
不同的媚俗,如宗教媚俗、政治媚俗等等。说得明白些,媚俗就是迎合公众的趣味,煞有介事地把某
公认的价值奉为人生寄托。譬如,萨宾娜因为痛恨苏军
侵而移居法国,可是,当她在
黎参加抗议苏军
侵捷克的游行时,她又觉得自己受不了这
游行。她认为,在所有的占领和
侵背后,潜在着更本质更普遍的邪恶,这邪恶的形象就是人们举着拳
,众
一声地喊着同样的
号齐步游行。这是媚俗的典型形象。为了逃避媚俗,萨宾娜背叛了一切公认的价值——家
、国家乃至
情,走到了虚空。她不曾想到,但是终于发现,这空无所有,这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竟是她一切背叛的目标所在。像萨宾娜这样极其
的心灵往往有一
洁癖和自由癖,不能忍受任何公共化的东西,视一般人心目中的
神寄托为
神枷锁。可是,正如昆德拉所说:“我们中间没有一个超人,
大得足以完全逃避媚俗。无论我们如何鄙视它,媚俗都是人类境况的一个组成
分。”拒绝一切人生寄托,其结果只能是割断与人生的一切联系。一个人真诚到这般地步,就不再有继续活下去的必要和可能了。所以,萨宾娜后来在
国与一对老人为伴,从家
的幻象中获
的人生更加令人难以承受。
地球上人类的生存,人类中每一个的生存,本
即是一个偶然,而在这偶然的生存中,又是
偶然的机遇决定了人的命运。这是人生缺乏实质的又一表现。我们不能说托
斯对偶然
抱有偏见,相反,他是一个善于欣赏偶然
之魅力的审
手。当他与女人
时,他迷恋的是“那个使每个女人
时异于他人的百万分之一
分”当他堕
情网时,他欣
的是“
情
于‘非如此不可’的规则之外”关于机遇,昆德拉有一段
彩的议论:“人的生活就像作曲。各人为
所导引,把一件件偶发事件转换为音乐动机,然后,这个动机在各人生活的乐曲中取得一个永恒的位置。”忽视机遇,就会“把
在生活中应占的地位给剥夺得
净净”可是,尽
如此,昆德拉笔下的托
斯仍然为机遇支
命运
到不安。当他因为挂念特丽莎而从苏黎世返回苏军占领下的布拉格之时,这
不安就占据着他的心灵。七年前,特丽莎家乡的医院碰巧发现一个复杂病例,请布拉格医院的主治大夫去会诊。可主治大夫碰巧坐骨神经痛,派托
斯代替他。这个镇
有几个旅馆,托
斯碰巧被安排在特丽莎工作的旅馆里,又碰巧在走之前闲呆在旅馆餐厅里。其时特丽莎碰巧当班又碰巧为托
斯服务。正是这六个碰巧的机遇使托
斯结识了特丽莎。现在,这个绝对偶然
的化
又使他作
了事关命运的重大决定,并且正躺在他
边酣睡着。此时此刻,他只
觉到一
忧郁和失望。正像永恒
回的人生太沉重,仅有一次的人生又太轻飘一样,受必然
支
的人生太乏味,受偶然
支
的人生又太荒诞。机遇以它稍纵即逝的
诱惑着我们,倘若没有机遇,人生就太平淡无奇了。可是一旦我们抓住了机遇,机遇也就抓住了我们,人生的轨迹竟然由一个个过
烟云的机遇来确定。在人生中,只有死是必然的,其余一切均属偶然。当然,这不是指吃喝拉撒之类的生
学法则,而是指决定每个人生命意义的特殊事件,它们是由一连串偶然的机会凑成的。不但作为归宿的虚无,而且作为过程的偶然,都表明了人生实质之轻,轻得令人不能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