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白先勇的小说世界mdash;(7/7)

在寒风里飘飘曳曳,转瞬间,只剩下了一团黑影”尹雪艳如果是幽灵,刘行奇便是个菩萨,他悲天悯人——由于亲身经历过极端痛苦,而超越解脱,而能对众生之痛苦,怀无限之悲悯。而老和尚那种因恸于世人之悲苦,连活都说不出来的胸怀,也正是《台北人》作者本人的胸怀。

不错——自先勇是尹雪艳,也是刘行奇。既冷眼旁观,又悲天悯人。是幽灵、是禅师、是魔、是仙。

另一方面,我觉得白先勇也抱一种“生即是死,死即是生”的类似道家哲学之思想。凭着常人的理性与逻辑“过去”应该代表死亡“现在”应该代表生命。但在白先勇视界中“昔”象征生命“今”象征死亡。这一特殊看法之根结,在于白先勇将“精神”或“灵”与生命认同,而将“肉体”与死亡印证。如此,当王雄自杀,毁了自己肉身,他就真正又活起来,摆脱了肉体的桎梏,回到丽儿花园里浇杜鹃花。郭轸与朱青的逝去了的爱情,是生命;但埋葬了“过去”的朱青,却只是行尸走肉。朱焰“只活了三年”因为随着他“艺术生命”之死亡,他也同时死亡。

最后,我想借此讨论《台北人》生死主题之机会,同时探讨一下白先勇对人类命数的看法。我觉得他是个相当消极的宿命论者。也就是说,他显然不相信一个人的命运,操在自己手中。读《台北人》,我们常碰到“冤”、“孽”等字眼,以及“八字冲犯”等论调:会预卜凶吉的吴家阿婆,称尹雪艳为“妖孽”金大班称朱风肚里的胎儿“小孽种”丽儿的母亲戏称她“小魔星”又说王雄和喜妹的“八字一定犯了冲”顺恩嫂得知李长官家庭没落情形,两次喊“造孽”而罗伯娘解之为“他们家的祖坟,风水不好”朴公关心王孟养“杀孽重”娟娟唱歌像“诉冤一样”“总司令”拿她的“生辰八字去批过几次,都说是犯了大凶”朱焰第一眼就知道林萍是个“不祥之物”蓝田玉“长错了一根骨头”是“前世的冤孽”

我必须赶快指出,我上面举的例子,若非出自作品中人物之对话,即是出自他们的意识,绝对不就代表白先勇本人的意思。事实上,这种谈话内容,或思想方式,完全符合白先勇客观描绘的中国旧式社会之实际情况。然而读《台北人》中的某些篇,如《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或,更明显的,如《孤恋花》,我们确切感觉出作者对“孽”之浓厚兴趣,或蛊惑。白先勇似乎相信,人之“孽”主要是祖先遗传而来,出生就已注定,根本无法摆脱。他好像也相信“再生”之说:前世之冤魂,会再回来,讨债报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