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史书上说孟浩然是“狼情宴谑,食鲜疾动”而死。公元741年,即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南游襄yang。孟浩然此时患有痈疽(一zhongpi肤和pi组织下化脓xing炎症,局bu红zhong,形成ying块,表面有脓包,有时形成许多小孔,呈筛状,严重时,可能还会诱发败血症),虽然病将痊愈,但郎中嘱咐了不可吃鱼鲜,要忌口。
孟浩然与王昌龄、王维、李白都是好友。老友相聚,孟浩然设宴款待,一时间,觥筹jiao错,宾客相谈甚huan。宴席上有一dao菜历来是襄yang人宴客时必备的mei味佳肴——汉江中的查tou鳊,味极feimei。狼情宴谑,忘乎所以的孟浩然见到鲜鱼,不禁食指大动,举箸就尝。结果,王昌龄还没离开襄yang,孟浩然就永远地闭上了yan睛。
他的死让我想起纳兰容若。康熙二十四年暮chun,容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然后便一病不起,七日后于五月三十日溘然而逝,终年31岁。虽然他们一个在唐一个在清,中间相距千年,但这两个人极富浪漫se彩的死亡,还是很有点神似的。都是那么突然,突然得洒脱任xing,让后人因此也减损了悲痛,倒心添几分悠然向往之意。
我记得还有个背发痈疽而死的事例,那是项羽的亚父范增,因项羽中了陈平的反间计而被遣返,范增惊怒攻心,走到半路,就痈疽发作而死了。不过我们今天谈论的是诗词,所以对楚汉相争的陈年故事只是信手一提,大家也就那么一看。
在对诗词的鉴赏方面,我是一个很放诞纵情的人,所以喜huan李白多于杜甫。喜huan太白诗中磅礴的仙气,纵心任情的姿态,意境高远而不冷僻,远非晚唐贾岛孟郊之类的苦yin诗人可以企及。太白是盛唐的风光绝盛,杜甫也高绝,奈何盛境以后的人,再雄浑工整也透着离luan后的萧条。
尽guan老杜的成就也是ju大的,他的诗被称为“诗史”而且对仗工整,风格多样。《红楼梦》中宝钗就笑言:“难dao杜工bu首首只作‘丛ju两开他日泪’之句不成!一般的也有‘红绽雨fei梅’、‘水荇牵风翠带长’之媚语。”又赞揄“杜工bu之沉郁”杜甫的诗作对后世的影响之shen远,可见一斑。
从格式到立意,老杜的诗基本上可以看作学诗者的规范教科书。然而我一直认为世人大可学杜工bu的沉郁工整,李太白的神韵却是学不来的,千秋以来独此一家而已。
所以贺知章老先生初次见面就称他为“谪仙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千古niu人,写给孟浩然的诗却是这样的——
吾爱孟夫子,风liu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hua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李白《赠孟浩然》
我觉得诗题改成《赞孟浩然》更能表达李白对孟浩然的倾慕之意。不过这也太直白了,就像mapi拍得太lou骨,没有李白原来的诗名雅治。
诗中李白开门见山地说“吾爱孟夫子,风liu天下闻”狂赞了一通以后又总结说:“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我看了很激动的。李白这个人基本上是属于狂得不着边的人,难得有他佩服的人。孔子他看不上yan,说:“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对着皇帝的御旨敢耍酒疯,说:“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可是面对着孟浩然,他却说chu了“高山仰止”的敬语。孟浩然能让他这样赞真是非常厉害啊!害我也忍不住遥想起老夫子的风仪来。
就为这个,我特意爬回书堆里看了孟浩然的诗。对他的诗我本就有印象,他的诗那样亲切,原就本不是生疏冷落的。此番有了名师的点拨,再加上此时心境已不同少年时。再看“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之类的句子,真是别有ganchu2。
当初也就是太熟悉了,才会忽视他的好。如同母亲每到冬天炖的汤水,只会说不甜,从没在意过当中的甜。就像我们当初摇tou晃脑背熟的“chun眠不觉晓,chu1chu1闻啼鸟。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