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都觉得没有能力评论。我以前也看过子尤的一些东西,大概的印象,还是一个少年写作的感觉,但是这两年,我觉得这孩子在各方面确实是在成熟,还有思考,有自己的见解。他的精神世界在升华。这种升华不像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对精神升华的理解,一种很抽象的,一种崇高的感觉,给人一种压力,我觉得他这种东西就体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这种乐观的态度,愉快的语言,欢乐的人生,我觉得这个是让我们最感动的一方面,这也是子尤让这么多人心疼的原因。还有一点确实是超出常人的意志力,这是我对子尤的一个判断:超出常人的意志力,尼采说的超人意志,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经历人生的苦痛,来使生命力更加强大,我想子尤大概是以自己的经历来实践对超人的定义。
第二,我觉得对这个书的印象就是,子尤很狂放,但是不自恋,有才气的人往往是自恋的,现在的青少年,更是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对别人的一种熟视无睹,说到底是非常自恋的心态,但是子尤这一点没有,我觉得是非常难得的一个特点。对孩子来讲,自恋就不容易学习,不容易吸收好的东西,往往把自己放在一个超常人的位置上,对成年人更是,成年人自恋,就可能不太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有一种优越的态度来看待其他的人生。我觉得,子尤有这么好的才气,天才是要狂的,但是这种狂是大气的,不沉溺于自我,这一点,我觉得子尤是有别于其他人重要的地方。第三,我想说一下,我觉得子尤是一个正常的孩子。我也听说过子尤喜欢写作,有时经常会问出一些很哲学的问题,印象中就觉得子尤是一个多愁善感,跟别的孩子不一样的感觉,后来跟他接触,就是一个很清纯的孩子,病了之后,我更有这样的感觉,他是有健康的心态,一种体验人生,他的悠哉悠哉的文章,跟女孩子的交往,青春期所有要经历的东西,都在蓬勃地经历和发展,给人感觉不像是有病的。有病的孩子,从小性格会比较内向,子尤一点都没有,这在他的作品里也能看出来,很阳光,很健康的一种心态,他是给予别人的,不是要求世界给予他的关爱。我女儿特别喜欢跟他交往,我说你去看子尤哥哥,是不是因为生病,她说我没有觉得他有病,这样的感觉,我觉得这个确实是子尤非常出众的地方。
还有一点,谈到教育,子尤原来可能跟现代的教育不是很合拍的,现在的教育是把所有的孩子都塑造成模式化的东西,昨天晚上我看了高考专题,说孩子要拼搏,把“拼搏”写在自己的桌子上,天塌下来也要考试。这都是被模式化的,而子尤从小就不在这个套里,我觉得作为这本书的出版和推出,也应该在暑假里有一些办法推广到所有这些年龄段的孩子,让他们看看,我觉得这也是很重要的事。
莽萍:子尤我没有见过,柳红我也不是很熟,一开始,我翻开第一页,就觉得子尤是不是太狂了,再看里面,而且更狂了,我当时看了之后,真是很震撼的,这一代人能这样表达,我觉得是我不敢的。真是不一样的。我再翻开这个书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一代人不简单,你看他写的那些东西,我们大人设置了那么不合理的制度,不断地让孩子考试、上学,特别无聊的复习班,但是子尤以非常调
侃的态度批评,实际上这就是孩子的反抗,所以我们大大低估了孩子想象的世界,所以,我从这本书里看到这样一代不同的人,这样一代孩子不同的感受。我觉得,子尤这样一个比较狂放的一面,确实是我不理解的,我常常是比较退缩的看事情,也可能跟这一代人有关系,我常常觉得我们应该谦虚,应该把自己摆得低一点,但是他们是这样表达自己的,确实看到了,在这样严酷的压制的情况下,还能成长这样的少年,我觉得子尤不简单,他有这样的人生,是非常独特的,而且是非常引起我们共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