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后记middot;谁的青舂有我(2/2)

治病期间,尤又看了他最崇拜的艺术家卓别林的全作品,但是,他因为是一个虔诚的卓迷,已经看到“力透纸背”的地步,虽然是稽的表演,他也会哭起来。他还看了憨豆先生全集,对于他有极的评价:“英国传统规矩死板的面孔,和他的表演形成极大反差。憨豆竟然在教堂唱圣歌时睡着了,跪倒在地:在国王的登基仪式上,他把大主教的脱下来,被电视向全世界转播。最终还使王冠落到憨豆上;而迎接女王到来,女王却被打倒在地…原本英国最神圣的象征,被他‘亵渎’遍了,刻啊!”此外,对于法国喜剧他也大加赞赏。他看到每个国家的喜剧都与该国家的文化密不可分。尤喜笑的人。在许多艰难时刻,他都用两只手把我的面颊往两边拉,嘴里念叨着:“妈妈,你要笑,你要笑。”当我们要挑选护工照顾他手术后的生活时,他指给我他喜的一位,理由是她笑。至于笑的程度,他的朋友钊记录说:“尤这个人应该算是比较幽默的那,但是一小事就会让他大笑不止,有时甚至会趴在地上半天起不了。”

《我我家》是我家保留节目。电视里每播每看,还买了VCD。有一些台词已经成了我们的语,像:"不要!",还有老傅"嗅嗅嗅"倒气式的笑,已经被尤学来在特别得意时用。尤在治病期间又把《我我家》翻过来覆过去地看了几遍,还有《闲人》,只要有条件,天天不落。他自己也开始写起情景喜剧,为向梁左、英达等人致敬,一五集的《我我班》笼了。同学来看他,他念,大家笑。他把他们自己编排去了,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他一心想将它排演来,或排成电视剧,但是他的同学们正在苦奔中考,笑过之后,就什么也顾不上了。还有笑话,原本就是尤的好。他在学校里,上着课也要往本上记同学随时发生的笑话。课堂笔记可以不记,笑话绝对不落。他记录的《六班胡话录》已成了班里的经典,而那篇由课文《白杨礼赞》改写而成的《苦瓜礼赞》脍炙人。在医院里此好继续发扬光大,时常挂下同学的电话就迫不及待地记笑话,若打着滴就述让我笔录。

在那儿什么呢?能什么呢?于是我们想了个办法,听MP3,里面去70多段相声。手术第二天,尤就开听上相声了。不料想,他的是大手术,一笑起来可了不得。有一天笑得血氧饱和度下降,医生理,上氧,好半天才缓过劲来。他自己也尝到了笑的苦,说那真是"生不如死"啊!不让他听还不。他就在最逗的地方停下来,换一个段。所以,有的段他始终只敢听半段,实在是太逗了,再笑恐怕要笑人命来。后来他还构思了一个住院扎针手术的相声提纲。

真是个妙不可言的人。除了有笑,能发现笑料,还会欣赏笑,并笑对疼痛,笑对困难,笑对人生。我一闭,就是他的笑模样儿,还有嘴角那个不易察觉的小小的酒窝儿。

后来,尤读到作为民国史料的大华烈士所著之《西北东南风》,该作者曾任国民政府要职并是资教授学者,他将所闻见之笑话一一记录,登堂室成为大雅,尤如获至宝,如遇知已,不释手,捧腹大笑。在病房里,招惹尤笑的事儿可多了。他有时悄悄地给人家取个外号,于是,它就成了条件反。某人某事一现,他便大笑不止。笑有时候甚至成了让他苦恼的事。因为,那样显得他很不严肃。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