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陈树屏的教育贡献,湖广总督张之次年把他调
幕府从事学政。离任时,蕲州人自发筹资在麒麟山上建一个亭
纪念,取名“望江亭”今天的蕲
县是全国著名的“教授县”,这与陈树屏当初大兴教育是分不开的。
祠堂东厢是当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司令电话室,西厢为二野四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赓的办公室,如今还保留着他当年休息的木床、用的
灯、蓑衣、草鞋和雨伞。正因陈赓的小住,陈氏宗祠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已经列为县级重
文
保护单位。
《陈赓日记》有记载:“4月20日16时后,乘车到凉泉铺东北之陈氏冲(陈氏祠堂)宿营。一连串的工作,夜始息。”陈氏宗祠即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的一个重要前沿指挥
,陈赓司令员在这里召开军事会议,传达作战
署,布置突破长江天堑事宜。
陈树屏写得一手好字,在安庆状元府门前的碑林中,陈列着不少近代安庆籍名士碑刻墨迹,其中有一块碑刻落款为“望江介庵”,介庵就是陈树屏的号。
外,安庆一带还有陈树屏审假皇帝的故事。
1949年渡江战役前夕,一位姓陈的湖南湘乡人来到太山下,并恰恰住
陈树屏
生、成长的村
。此人便是著名大将陈赓。
1903年10月,陈树屏考察日本半年后回国,后调任蕲州知州,在蕲州他最大的政绩是办学堂。一年之内创办师范学堂、实业学堂、等小学堂各1所、模范初等小学堂5所、
等女
小学堂3所、初等小学堂60所。
张家与陈家怎样联姻,暂不得考。可能缘于陈树屏与担任清朝武功将军、长江师
带的张贤亮的曾祖是同朝官员。张贤亮爷爷张铭在安徽法政学堂毕业后又远渡重洋获得法学硕士学位,加
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回国后曾担任天长县长,天长图书馆上面镌刻篆书“图书馆”三字,系张铭手书。
陈家女婿张国珍
陈赓来此指挥渡江战役
辛亥革命后,陈树屏寓居上海,袁世凯多次委以官职,他都拒绝。1917年夏,因与黎元洪关系甚好,一度任黎元洪总统府顾问,见时局日非,一个月就离开了。晚年在上海致力兴办慈善事业。
上海解放前夕,张国珍被捕狱,1954年死于北京监狱中。1955年7月,生活没有着落的张贤亮和母亲、妹妹被发
到宁夏贺兰县垦荒。特殊历史时期中,陈勤宜
恨去世,弥留之际没有一个亲人在
边。
1923年冬天,陈树屏卒于上海寓所。后人照他本人的遗愿,将其葬于故里太
山脉。村民陈玉涛告诉我,墓地遭到两次盗墓,最后一次,墓室彻底打开了,盗墓贼将里面东西盗
,朝服、朝靴丢在墓旁,
泽如新。
张铭长张国珍是张贤亮父亲,曾经学习于哈佛大学商学院。抗日的烽火弥漫中国,他毅然回国参战,担任过张学良的英文秘书。西安事变后,他弃政从商,
往的都是
笠等党政要员。张国珍长得帅,衣着得
时,每天是一副绅士派
。同时,他兴趣广泛,唱京剧、作油画。他的妻
陈勤宜长得漂亮,自幼在文化家
长大,诗书熏陶,知书达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