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陈树屏、陈赓、张贤亮和一个村庄
一个村子,走chu了一个名重一时的晚清官员,随后又成为渡江战役指挥bu,传统文化与红se文化聚集一起。而其后人中,还有张贤亮这样的作家,这样的村庄绝对是让人向往的。
张贤亮怎说他是安徽人?
张贤亮是当代中国文学史绕不过去的一位重要作家,他的《男人一半是女人》是一bu主题shen刻,独ju艺术个xing的作品。他创办镇北堡西bu影视城,先后拍摄了《牧ma人》、《红高粱》、《乔家大院》等上百bu影视剧。
2000年,文坛受人敬重的鲁彦周邀请当代文坛大家参加笔会。张贤亮到了,一开口就说他是安徽人。原来他老家在盱眙,1958年才从安徽划到江苏,母亲是安徽望江人氏。
张贤亮的母亲陈勤宜可不是一般的寻常女子。她的父亲陈树屏少时聪min,10岁能文,28岁(1891年)中举,29岁登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曾受李鸿章聘任为学府主讲。1894年起,任广西rong县、湖北罗田县令、蕲州知州、武昌知府等职。
陈树屏老家在望江县凉泉乡一个叫陈氏冲的村子,村中有个保存尚好的陈氏宗祠,这个祠堂有两大特se,一是其内陈设彰显了陈树屏的一生功勋,二是渡江战役时,它是陈赓大将的指挥bu。
几经修建的陈氏宗祠
虽然我自己也是望江人,但寻访陈氏宗祠的愿望一直没有实现,生活总是忙碌的。
今年chun节走亲戚,特意去陈氏冲。这是当地名山太yang山围绕的一个村庄,故以“冲”为名。一条乡村水泥路从村旁绕过,路的北侧是偌大的水库,石砌的台阶层层延伸水下,路的南侧是村庄,房子一排排的。这一切,让人gan到这个村落的传统秩序传承很好,古风犹存。
村子有几百hu人家,2000多人口。我在村民陈潜进的带领下,来到了陈氏宗祠前,一排清代风格的房子展现在yan前,门额上的“陈氏宗祠”四个灰白se行楷ti字保存完好。
祠堂门前是一口几亩地的大池塘,眺望远chu1是一片开阔的农田。门前一对雄狮,气宇轩昂,这是后来增置的,旁边一对更为高大的石狮是古代的,可惜文革时期被毁残缺了。
祠堂前后共三进,砖木结构。踏进大门,正中是大堂,左右都是厢房。大堂中间悬挂着钦点陈树屏为翰林院庶吉士内容的大匾。两边挂着几副对联,内容都与陈树屏有关。
宗祠始建于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陈树屏chu生于1862年,还没考上进士。因此,宗祠最早是族人共同建造的。1907年,祠堂重修时,陈树屏官声斐然,宗祠里有其对联:“入则孝chu则悌守先王之dao以待后学,诵其诗读其书发天下之士尚论古人。”1946年,在华yang救生局任职的陈树屏的儿子陈知白捐资倡修宗祠,并题对联:“梁栋重新一木高掌成寝庙,规模仍旧万年巩固绍箕裘。”
大兴教育的陈树屏
陈树屏官声颇佳,在明清两代几十位下至知县上至督府的望江籍官吏中,陈树屏排在第一。他任职罗田县时政令严明,办了许多好事,人称“陈青天”,黄梅戏有个传统剧目《罗裙记》,就是称颂他的事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