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卿就问:“你是学理工的,这次屠呦呦获得的拉斯克奖据说离诺贝尔奖只有一步之遥啦,此话可否当真?”
梁燕点头道:“青蒿素的提取成功,确实是一项伟大的贡献,所以在颁奖词里有这么一句:屠教授的工作为世界提供了过去半个世纪里最重要的药物干预方案。可惜她被埋没了几十年,多少年来,获得拉斯克奖的又获诺贝尔奖的大有人在,真希望屠呦呦也有这个运气。”
杨卿点点头,说:“如此巨大的贡献,竟然脸院士博士都不是的,应该是对中国科学界的讽刺吧?”
梁燕就叹了口气,说:“在咱们中国有两条不破的铁律:第一是墙里开花墙外香;第二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两人就苦笑笑,沉默的看着窗外,浙江境内的民居都是花里胡哨的,模仿电影里别墅的模样,彩色的马赛克墙面,房顶竖起个塔楼,弄不清属于哪个建筑流派,由于人多地少,房子挨着房子,各家各户又争奇斗异,每个村庄的布局都弄的毫无章法、凌乱不堪,显得不伦不类,就像发了财的土财主穿了一套不合体的西装,别别扭扭的。
十四点零二分,K123次列车准点进入杭州南站,杨卿就说:“要停十七分钟呐,下去走走吧?”
梁燕点点头,就随着杨卿走出车厢。
站台上人来人往,上车的下车的,加上贩卖食品的吆喝声,乱哄哄的。杨卿跟梁燕走出车厢,油然感觉外面空气清新无比,不由的深深的呼吸了几口,两人就顺着车厢边走边聊,不知不觉到了顶头,准备转身往回走,就听见铃声响起,各车厢列车员催着下车散步的旅客赶紧上车,两人看回到自己车厢已经来不及了,就上了就近的硬座车厢。
硬座车厢人多的出奇,站的坐的挤的满满的,两人进去后就傻了眼,想想离下一站还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就硬着头皮往那边挤去,梁燕力气单薄,觉得跟不上,杨卿就伸手拉着她往前挤,好不容易才穿过一个车厢,已经是汗流浃背了,就在车厢接头处喘气,不禁相视而笑,感觉拉近了彼此的距离,都觉得很开心。
两人挤了半个多小时,才走过五六节车厢,梁燕就累得不行,说:“还有一半呐。”
杨卿笑笑,说:“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就在前头。”推着梁燕继续往前挤去,就听一个老太太说:“你们这两口子啊,挤啥子挤呢?那都是一样的人多,找个地方安身下来得了。”
杨卿和梁燕连忙道了歉意,就都笑了起来,杨卿调笑道:“我们像两口子吗?老太太这不是乱点鸳鸯谱吗?”
梁燕笑而不语,催着杨卿继续挤。
杨卿就说:“你不回答我就不走了。”
梁燕就问:“为什么呢?”
杨卿就小声道:“跟你这样美丽的女人一块在车厢里穿行,我觉得很有面子哦。”
梁燕虽然明白杨卿在贫嘴,但是觉得这句话还是很受用的,就瞥了杨卿一眼,说:“真像个孩子,走吧。”
两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回到了他们的车厢,下铺的老夫妇见他们回来,就说:“还以为你们小两口掉车了呐,准备把你们的行李交给列车长的。”
杨卿跟梁燕对视了一下,都在心里笑笑,就继续看着窗外,杨卿调笑道:“上帝让我俩从车厢那头挤过一遍,特意安排两位老太太点我们的鸳鸯谱呐,莫要辜负上帝的期望哦。”
梁燕就瞥了杨卿一眼,说:“那是上帝一时的马虎,两位老太太就犯了错误。”
杨卿说:“至少在这列火车上,许多人以为我们是两口子呐,你如果想更正的话,我建议你去列车广播室声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