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八龙潭传奇(3/5)

人呀?我打鱼挣的?我喝的全是中国酒!外国酒白送我还不喝哩!”

白秘书长摆摆手,示意王乡长不要多嘴。“老同志,你刚才说外国人没有一个好东西,是吧?”

“是,咋了?没个好东西。蓝眼珠,高鼻子,一笑跟鬼差不离。”

“好!”白秘书长清梆梆叫一声,站起身,走到小龙跟前,用手指点着小龙的鼻子说:“你这个年龄了,我跟你讲个外国人,你应该知道他是好人还是坏人的。”白秘书长停顿了一下,又说:“毛主席写过一篇文章,叫做《纪念白求恩》,你知道么?”

小龙微微皱了一下眉头,猛地抬起头来,那双老眼珠子突地射出两道光来,亮晃晃的“纪念白求恩?咱知道,咱还会背哩!”

一句话把白秘书长说愣了“你会背《纪念白求恩》?”

“咋了?不信?好,咱背给你看。”小龙抿抿嘴唇,清清嗓子,双手背在后边,把干瘪的胸脯向前挺了一挺,两眼望着天,大声诵背起来:“纪念白求恩,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毛泽东、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这一背,真把白秘书长搞懵了,怔怔地望着小龙。王乡长突然想起了什么,凑近白秘书长的耳边,叽咕了几句。白秘书长随即平静了,脸上浮现出一种不可名状的表情。

六十年代中期,开始懂事的小龙记住了临死前老龙的话,听政府的话不会吃亏。当过一阵子活学活用的积极分子。他虽然一字不识,但是脑子挺好。别人念一句,他就跟着念一句,几个月下来“老三篇”全会背了。一次,当时的市里干部来检查,那是午季检查。一溜人马,沿着田埂慢悠悠朝前走。小龙就在田里插秧,不知何故,他突然心潮大涌,甩掉秧把子,挺直腰板,双手抄后,胸脯前挺,两眼望着天,大声念道:“愚公移山,一九四五年六月十一日,毛泽东、我们开了一个很好的大会、我们做了三件事、第一、决定了党的路线、这就是放手发动群众…”书声琅琅,使检查团的干部们都止住了脚步,一齐望着他。小龙很高兴,声音就大起来:“中国古代有个寓言、叫做愚公移山,说的是古代有一位老人,住在华北,名叫北山愚公…”不多久,小龙被送到市里,参加了讲用团,到各地去背——黑压压一片人,汗气味好酸。他站在台上抬眼挺胸,声如洪钟。讲用完了,摆开两桌席,大碗肉小盅酒,滴酒罚三杯,一醉方休。酒席上,讲用团的团长总要站起身,拍着小龙的肩头说:“诸位,这位小同志一个字不识!”大家伙听罢,都睁着吃惊的眼珠子,纷纷端起酒杯给他敬酒。小龙来者不拒,——喝净。



每当想起这些,小龙都要把眼睛闭上,美滋滋地呷呷嘴,仿佛在回味那阵子的酒香。

时过境迁,小龙还能背下来。“呱呱呱”白秘书长禁不住鼓起来掌来:“老同志,行!”小龙很高兴,掏出自己的烟,一支递给白秘书长,一支递给王乡长:“不中喽,老啦!要在以往,‘老三篇’一口气背下来,一个嗝都没有。”

白秘书长慢悠悠吐了一口烟,小声地问小龙:“老同志,你可知道,你背的白求恩正是一个外国人呐!”

“什么?”小龙愣了“他不是姓白么?跟你一个姓。”

白秘书长笑了“老同志,你刚才还背的嘛:‘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已的动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