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样,梅还得需要几分钟时间。我走到一台计算机工作站前,开启了机器。屏幕亮了,出现了供选择的菜单。我大声说:“里基,我可以把集群编码放在这台屏幕上吗?”
“编码?”里基说。他的声音显得很惊慌“你要编码干什么?”
“我要看一看你们做了些什么。”
“为什么?”
“里基,看在上帝的份上,我到底能不能看?”
“你当然可以看;所有的编码改动全都在斜线Code目录中。它需要用户口令。”
我键入指令。我发现了那份目录。但是,我没有获得授权进入。
“口令是?”
“口令是l-a-n-g-t-o-n,全部小写。”
“好的。”
我键入口令。我正在目录中查看一份程序修改清单,其中的每次修改都标明了文件大小和日期。那些文件很大,这意味着它们都是集群机制的其他方面的程序。因为用于微粒自身的编码应该不多——只有几行,可能只有8至10千字节。
“里基。”
“是我,杰克。”
“微粒编码在哪里?”
“它不在那里吗?”
“妈的,里基。不要再糊弄我了。”
“喂,杰克,我又不负责文件的档案管理——
“里基,这些是工作文件,不是档案。”我说“告诉我在什么地方。”
他停顿了一下“应该有个子目录斜线C-D-N。它存在那里。”
我往下翻动“我看到了。”
在这个目录了中,我发现了一个文件清单,里面的文件都很小。修改大约是在6周以前开始的。没有过去两周的修改记录。
“里基,你过去两周中没有修改过编码?”
“对,大概是两周吧。”
我打开最近的文件。“你们写了高层次的小结吗?”
当初这帮人在我手下工作时,我总是要求他们用自然语言写出程序结构的小结。查看它比查看编码中的文件更快。而且,当他们按要求进行简短的文字小结时,他们常常解决逻辑问题。
“应该在那里。”里基说。
在屏幕上,我看见:
/*Initialize*/
Forj=1toLxVdo
Sj=0/*setInitialdemandto0/
EedFor
Fori=1tozdo
Forj=1toLxVdo
aiJ=(state(x,y,z))/*agentthreshold
param*/
aij=(intent(Cj,Hj))/*agentintetionfill*/
Response=O/*beginagentresponse*/
Zone=z(i)/*intitialzoneunlearnedbyagent*/
Sweep=l/*activateagenttravel*/
EedFor
EedFor
/*Main*/
Forkl=1toRVddo
Fortm=1to女zdo
Fore=1toJdo/*trackingsur肉nds*/
aij=(intent(Cj,Hj))/*agentintetionf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