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一个年轻英俊的小伙子,如果能被这些如花似玉的女孩子们开开心,也是倍感荣幸的事情,更何况是这个从来没人搭理的乞丐了。也许这也是这个青年乞丐常年驻守在这儿的主要原因吧。
2003年的那个冬天,天气并没有像专家们预料的那样全球气候暖化,那个青年乞丐穿着一件四处爆裂着棉絮的棉袄,两手拢在袖口中,萎缩在街道的拐角处不停的跺脚。他穿着一双冻的**的破皮鞋,皮鞋的鞋尖像鳄鱼嘴一样恐怖的张着,没有人敢细想大嘴里都有些什么内容。同时人们也无法看清鞋底是否还在,因为这个年青乞丐的脚底和皮鞋底是同一种东西。
千百度里第一个发现年青乞丐的脚并表示同情的就是典典。
典典有的时候做出来的事情是很滑稽的,典典有一双红色的旧皮靴,虽然还没有破但是已经过时了,现在流行的是白色的坡跟皮鞋,那种红色的年糕底皮靴也许几年后还会流行回来,但是从现在的审美角度来看它实在是太难看了。典典虽然心地善良,但也不会善良到把自己脚上的白皮靴脱了给别人穿的地步。典典让田野去陪她把红皮靴送给年青乞丐。同情是同情,但典典一个人也是不敢和这样另类的人接触的。
田野对典典的同情心丝毫没有奇怪,只是对年青乞丐能否穿典典的皮靴很是好奇。这两个女人怀着好心、怀着好奇心,兴奋的跑到年青乞丐跟前。典典壮着胆子走到乞丐面前,说:“喂,你别穿你那双皮鞋了,你穿这双吧。”典典说的时候,田野站在她后面边看笑话边给她撑腰,如果年青乞丐有什么意外的动作,田野就会大声吆喝着吓唬他。这个乞丐当时可能是过度自卑,像这样一个衣衫褴褛面目全非的人,面对一个肤如凝脂貌似天仙的美女,根本就没有说一句话,他连头也没有抬一下,低着头,斜视着眼睛狠狠的盯着那双暖暖的年糕鞋,一动一不动。如果碰到别的女孩子,这时候很可能会恐惧,但是典典这时候没有这样,典典知道年青乞丐是极度的自卑,典典也没有跟他僵持,典典说:“我把鞋放到这了。”就转身若无其事的叫田野走掉了。回去的时候田野问典典:“那个乞丐会穿你的鞋吗?”典典说:“肯定会的,我的那双不比他那双好百倍啊!”典典和田野回到千百度以后,田野笑着把这件事告诉了千百度的姐妹们,大家听了都很兴奋,都想看看年青乞丐穿厚厚的年糕鞋是什么一副模样。大家都抢着要去看乞丐是怎么样穿的,最后大家怕惊动了乞丐,就排队轮流去,两人一组,一组一组的去看。
第一组去看了,回来说乞丐低着头,斜眼盯着鞋一动也不动。第二组去看了,回来还是这样说,最后一组去看了,还是这个样子。大家都没有青年乞丐有耐心,等到晚上,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就把这件事给放下了。
第二天早晨,北方冬日里的阳光金子般照射在雪地上的时候,早早出行的人们看到那个年青的乞丐穿着一双红艳艳的厚底年糕鞋,若无其事的走在阳面的墙根下,他走路的姿势跟那些穿年糕鞋的女孩子特有的走路姿势一模一样,向前高高的挺着胸部向后高高的撅着屁股,每一步都好像要摔跟头的样子。这使得千百度的姑娘们大喜过望,姐妹们兴奋的排队轮流去看,两人一组,一组一组的去看,只见那个乞丐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目中无人,颇象站在国内歌坛最前沿,引领国内潮流的歌星大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