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一千二十五章 甲骨
甲骨文的发现纯属偶然。1899年,清王朝国子监祭酒、金石学家王懿荣从一味中药“龙骨”上面,发现了一zhong不认识的古代文字。经过研究得知,这zhong“龙骨”有的是gui甲,有的是niu肩胛骨。后来,人们把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叫zuo甲骨文。由于最先发现甲骨文的是王懿荣,因此,他也被誉为“甲骨文之父”
甲骨文被发现之后,引起了学术界的轰动。但是,古董商人为了垄断财源,对甲骨的来源秘而不宣,以后又谎称chu自河南汤yin、卫辉等地。直到1908年,学者罗振玉才首先访知甲骨chu土于河南安yang的小屯村一带。于是他派遣自己的亲属去安yang求购,又亲自前往安yang进行实地考察,先后共搜集到近二万片甲骨,并于1913年jing1选chu两千多片编成《殷墟书契》(前编)chu版,随后又编印了《殷墟书契菁华》(续编),为以后甲骨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实际上,甲骨文的发现之地——安yang小屯村一带,为商之首都,共经历了八代十二王,历时273年。后人称这段历史为殷朝,因而此地也被称为殷都。殷都被西周废弃之后,便逐渐沦为废墟,后人称之为“殷墟”
半个多世纪以来,殷墟chu土的带字甲骨共约16万片之多,所用的单字也有4500多个。它是迄今为止,在中国所发现自成ti系的一zhong最古老的文字,与埃及的“圣书文字”、中mei洲的“玛雅文字”、苏mei尔的“楔形文字”几乎同时,也因为此,在提到地下宝藏之首的时候,几乎公认为非甲骨不属了。
而排在第二位的就是大家可以在历史书上看到的——四羊方鼎,能够登上历史课本,就可见它的珍贵xing了,与甲骨一样,它也是地下陪葬wu,而且比起甲骨来,这四羊方鼎的传奇xing还要大一些了。
四羊方尊,重34。5公斤,qishen方形,方口,大沿,颈饰口沿外侈,每边边长为52。4厘米,其边长几乎接近qishen58。3厘米的高度。此外,颈bu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尊的四角各塑一羊。其中,肩bu四角是四个卷角羊tou,羊tou与羊颈伸chuqi外,羊shen与羊tui则附着于尊腹bu及圈足上。尊腹即为羊的前xiong,羊tui则附于圈足上,承担着尊ti的重量。羊的前xiong及颈背bu饰鳞纹,两侧饰有mei丽的长冠凤纹,圈足上是夔纹。方尊肩饰高浮雕蛇shen而有爪的龙纹,尊四面正中即两羊比邻chu1,各一双角龙首探chuqi表,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间。全ti饰有细雷纹。qi四角和四面中心线合范chu1均设计成长棱脊,其作用是以此掩盖合范时可能产生的对合不正的纹饰。
四羊方尊在地下沉睡了三千多年以后,在1938年4月,被湖南省宁乡县黄材镇龙泉村的村民姜景舒发现。由于四羊方尊有着不凡的外形和如黑漆般的se泽,让姜景舒以为挖到了“乌金”于是,很快就有源源不断的人前来参观、抚摸。为了避免四羊方尊被络绎不绝的参观者损坏,姜景舒不得不请当地乡绅chu面维持秩序。只是防不胜防,方尊一个羊tou的细小的角尖还是被弄掉了,再也没找回来。
同年5月,黄材镇的一位名为张万利的古董商以400块光洋购得四羊方尊。但是,这400块光洋到了姜景舒手里,实际只有248块——中间已经经过当地保长、甲长和乡绅的层层盘剥。
张万利买进四羊方尊以后,很快便转手到了长沙,随即被当时的政府没收,jiao由湖南省银行收藏保guan。1938年下半年,湖南省银行为躲避战luan,西迁到湖南西bu的沅陵县。不久,四羊方尊就在日军的空袭中,碎成二十多块。
1952年,在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的仓库中,找到四羊方尊的碎片。1954年5月,湖南文guan会的文wu修复专家张欣如修复了四羊方尊,1959年被中国历史博wu馆也就是现在国家博wu馆的前shen,调至北京。至此,关于四羊方尊的曲折经历算是告一段落,这一修复案例也被载入资料宝库中。
尊其实就是早期的酒qi,四羊方尊一方面保留了原始的图腾崇拜,又有替代羊作为牺牲献祭给神明的意思,同时还包han了对羊等家畜养zhi兴旺的期盼,也可能萌芽了后世关于羊的zhongzhong观念。
羊在祭祀礼仪中的地位仅次于niu,商代国都所在的河南安yang小屯发现大量祭祀坑,最多的就是niu、羊、犬,商王武丁时期的一条有关商王室对武丁祭祀的材料中提到“卜用百犬、百羊”另一条材料中提到“十五羊”、“五十羊”可见羊作为祭祀的牺牲用量是很大的。羊的个xing也使之成为人们喜爱的对象。先秦时期,人们对羊的个xing有两个归纳:善良知礼;外柔内刚。羊“跪ru”的习xing,被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