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百八十二章钱不够用了(2/2)

除了抚恤金、伤残金,赏赐金外,周士相还给运粮的民夫和修建堡楼的泥瓦匠们发了赏银。

周士相是力排众异决定给百姓分发战争红利的,州和惠州的百姓没有得到这笔红利,大全被广州百姓得到,尤其是香山地区,几乎家家都得到了太平军的战争红利。

大量银钱从太平军公库到官兵和百姓手中后,很快,一个新的问题便现了,那就是价通胀。去的金银基本集中在广州府,而广州府总共就五十多万人,现在一下多数百万两白银、铜钱在市面通,价上涨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金银兑换肯定是浮动的,这中间利也极大,但不是周士相现在要考虑的,他现在要的就是推动军票行,让军票在太平军控制区域内首先通起来,并以绝对的实力保证军票的价值,尔后才是考虑汇率问题。(未完待续。)

“咱们打赢了,百姓们就得到好,你们说,他们支持咱们的积极会不会?会不会盼着咱们打赢?会不会全力支持咱们?要是咱们每次去打仗,百姓们替咱们,却什么也得不到,你们说他们会怎么想?”

二分等同二文铜板,五分等同五文铜板,分与角都参照现在市面通的铜钱,元则参照白银,一元即为一两银,一百元便是一百两银。而一两黄金则可在公库换取10元军票,即一两黄金固定为兑换十两白银。

抚恤金、伤残金、赏赐金及各项支,再加上给百姓们的战争红利,这数目加起来就是个天文数字了。即便太平军在广州得了整个满城的城富,再加两座王府,一座总督府,银钱方面也是立时变得张起来。

这个红利有多有少,视该有无弟参军,耕土地面积,缴纳粮多少,工多少而定。这笔红利也不是单纯发给金银铜钱,也有以布匹、、米粮、盐油代替的。实际作中,香山县也有将剩余土地为红利替代银钱分发的,此举得到了香山百姓的一致拥护。

周士相两世为人,如何不知这个理,他决定回收金银,抑止价的飞涨,顺便对公库行改革,以使公库更加适应现在的情况。反复思量后,周士相决定改公库为银库,于广州成立广东银库总行,下设广州、州、惠州三分行。三府所辖县、散州又要成立支行,支行以下又设兑换所,这兑换所便建在各乡公所内。

周士相认为战争绝不单单是军队的事,百姓的付比军队的付更大,军队打赢了有赏赐,那么百姓自然也应该得到好,这好,周士相称之为“战争红利”

士相尚在惠州时就开始由广东布政使司和军帅府一起统计准备,周士相回到广州后,伤残金的分也都统计来。与此同时,惠之战有功将士的赏赐也被统计来,周士相了两天时间一一对,确认无误之后便批字同意分发。

广东银库总行归军帅府直统,由军帅府的。银库总行成立后,周士相命宋襄公着手发行军票,军票面额参考后世人民币,定为分、角、元三面值,依次为二分、五分;一角、二角、五角;一元、五元、十元、二十元、五十元,最面额为一百元。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