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三二三章 平地起风雷(下) (补
-
宋朝的经济规模,占全世界的六成,远超后世的任何帝国,自然而然的便学会了,用经济手段去打击敌国,尤其是那些对宋朝依赖xingqiang的国家,比如西夏。
在两国贸易中,西夏提供的商品,主要有青盐、各zhong牲口及其pimao制品、和各zhong药材。宋朝提供的商品,则是粮食、布匹、茶叶、铜铁、木qi、香药、调料、丝绸等等等等,基本上西夏是什么都要,因为他们什么都缺,除了盐和牲口。
这就让双方的贸易极不平等,一旦宋朝人断绝贸易,党项人就没茶喝,衣服买不到,粮食价格昂贵,连zuo饭的铁锅都没得买,只能退回到茹mao饮血的游牧生活。
而西夏人不卖宋朝东西,对宋朝并无甚影响,因为它没有宋朝必须买的商品。
所以理论上说,宋朝只要禁绝了双边贸易,西夏人就会不攻自luan,而自己没什么影响。
因此西夏只要一捣dan,宋朝就会cao2起制裁大bang教训他们,效果往往不错。可仅是不错而已,并不能达到让西夏人窒息的程度。很少有人究其原因,但司ma光是个勤于思考的人,他对此有准确的认识。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民间的私盐贸易不能禁绝。”他对陈恪dao:“而青盐,是西夏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为什么不能禁绝?”陈恪问dao。
“还是我们自shen的原因。”司ma光低声dao:“陕西四路军民食盐,主要吃解州所产的解盐,由制置解盐司专利专卖,价格可以说…十分之高。但反观西夏的青盐,不仅口gan要好于解盐很多,且价钱只有它的一半…这还是在大宋的售价。据说绝市之后,夏国的盐商,没有合法的销售渠dao,只以原先十分之一的价钱,向大宋的私盐贩子兜售。你算一算,这里面有多高的利?”
“几十倍。”陈恪轻声dao。
“几十倍的利啊,就算拿chu一半来打通关节,又有一半被查扣,还是能让人一夜暴富。”司ma光dao:“所以尽guan边境查禁很严,但依然有青盐源源不断涌入大宋。西北民风彪悍,不像汴梁人这样怕官。老百姓不会放着更便宜,质量又好的青盐不买,去卖官府垄断的解盐,结果西夏人依然获利颇丰。而且在jiao易时,他们也不要钱,只要茶叶、铁qi、布匹这些民生品,所以虽然日子jin了点,但总能过下去。”
陈恪对司ma光见识之明,gan到由衷佩服。他是因为得到前西北大贾李全指点,才明白此中的门dao,还准备跟司ma光好好炫一下呢,谁知人家都知dao…
~~~~~~~
“如果,我们彻底断绝了青盐之利呢?”陈恪微微一笑dao。
“那西夏就完dan了。”司ma光断然dao:“其国内财用所chu,皆仰给于味甘而价廉的青盐。盐产无穷、财源不竭,则国用不竭。断了这条财路,就等于断了他们的收入,其国内不luan才怪!”
“为什么一直不断绝?”陈恪又问dao。
“屡禁不绝,”司ma光看看他dao:“我说过,是因为这里面利太高。”
“把利压下去不就得了。”陈恪淡淡dao。
“怎么压?”
“让解盐降价。”陈恪轻言慢语dao:“你青盐不是便宜么,我解盐更便宜,你买五百文,我卖三百文,倒看看谁还会冒着被抓的危险买私盐。”
“哦…”司ma光瞪大了yan,他gan到shen上有些燥热,便背着手,在太yang地里踱起快步:“让我想想,让我想想,怎么可能这么简单、为什么以前就没想到呢…”
‘没想到的事儿多了…’陈恪翻翻白yan,什么叫见识,见识就是把窗hu纸tong破。
在陈恪看来如此简单的dao理,这个时代的智者,却迟迟想不到。因为宋朝人从生下来,就生活在一个食盐专卖的世界,早就习惯了盐价高高在上。就像老虎成年后,仍然畏惧驯兽师的那genpi鞭…因为早就习惯了,所以觉着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也从没想过去改变。
因此司ma光已经分析到了九成九,可就是踢不chu这临门一脚。这就是所谓的‘历史局限xing’么?
现在陈恪告诉他,你把门一推,就能获得自由了,他反而难以置信。背着手在门口转了半圈,就是不敢把脚迈chu去:“解盐降价可行么?”
“怎么不可行?”陈恪苦笑dao:“至和二年,京东东路减征百姓‘蚕盐钱’,不就是降价么?”
“也对啊…”司ma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