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三二三章 平地起风雷(中)
-
接下来几天,清查工作anbu就班的进行。日日如那日一般,把士卒集中在校场上,点数点名,工作一丝不苟的进行。
大夏天的,太yang毒辣毒辣,官吏们累得声嘶力竭,不少人都中了暑,只能安排lun班倒,但司ma光一刻都没歇,每天jian持在岗,一丝不苟的监督着每个环节。
不过他越是认真,禁军将领们就越觉着快意…这年tou,找一只一心一意被耍的猴,实在不易。
陈恪则从不掺和,好像真是跟着看热闹的一样。不过他也没闲着,他peichu了藿香正气水,中暑的来一口,包好。还备了大yang伞、凉茶、寒瓜、酸梅汤,让官差们一忙完了,就能找到yin凉、吃到冷饮,似乎一天天也就不那么难熬了。
这天中午休息,众人都躲到yang伞下,吃西瓜聊天。这西瓜是正宗的西夏zhong,又大又甜又沙瓤,既好吃又解渴。不一会儿,风卷残云般,六七个西瓜消灭殆尽,年轻的官员们闲扯起来。一个shen材瘦削,一脸猴相的中书省官员李定笑dao:“打个谜语解个闷,怎么样?”
众人这会儿从袖里掏chu手帕,一边揩嘴一边应dao:“你说吧。”
李定便指着面前盛满西瓜pi的盆子dao:“就这,打两个字。”
“两个什么样的字?”众人问dao。
“这两个字,是一件事,”李定眨眨yan,暧昧地笑dao:“这档子事儿,恐怕诸位个个都尝试过。”
“哦?”众人这下来了兴趣,都望着那盆瓜pichu神,可谁也想不chu个端倪来。
“你给提个醒吧。”有人dao:“不然没法猜。”
“哈哈,其实很简单,想不到把诸位大才都难住了。”李定一个哈哈三个笑,很是得意dao:“好,我提个醒儿,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shen闺人未识…”
“什么意思?”众人不解dao。
陈恪起先坐一边安静的听着,他虽然和众人年龄相仿,甚至不少人比他还大,但官阶上差了太多。官场是有讲究的,他和他们打成一片,叫‘有伤官ti’,是要被弹劾的。此时也忍不住扑哧笑chu来。
众人都望向他,陈恪摆摆手,从冰桶中拿起一瓶酸梅汤,看着那光hua细nen的白瓷瓶儿上,挂着晶莹剔透的水珠子,就像…mei人chu浴一样。
“啊,知dao了,”众人恍然大悟,大笑起来dao:“好你个李猴儿,敢当着大人的面,开这zhong荤笑话。”
“究竟是什么?”还有人不解,问shen边人dao。
明白过来的忍住笑,dao:“侍儿扶起jiao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哦,原来如此。”剩下的人也明白了,原来谜底是——‘破瓜’,可不就是一盆子破瓜么!
众人狼声笑作一团,司ma光却恍若未闻,一直坐在角落奋笔疾书。这些天,他一直是这样,除了工作就是阅读写作,一点闲暇都不留。
~~~~~~~~~~~~~~~~
“忙什么呢?”陈恪走到边上,递上一瓶冰镇的酸梅饮。
“多谢,”司ma光端起手边的茶杯dao:“我喝茶。”
“好吧。”陈恪抄把椅子,坐在他一边,喝一口司ma光不要的饮料dao:“忙了一上午还不休息。”
“不是工作。”司ma光笑dao:“自己写的小玩意儿。”他就算是块石tou,这些天来,也被陈恪给捂热了。何况陈三郎热情诚恳,风度翩翩,本就极易让人产生好gan。
“君实兄写的东西,断不会是小玩意儿吧。”陈恪笑dao。
“呵呵,谬赞了。”司ma光不好意思的笑笑;“这几年在太常寺闲来无事,唯以读史消遣。但见史籍浩繁,学者难以遍览,便起了将其删繁取要,作一《通志》的念tou。”
“通志…”陈恪想一想,明白了,这便是伟大的《资治通鉴》的前shen,不禁激动起来dao:“好主意!把历代史书穿起来,以时间为纲、以**为目,使人对我华夏千年历史全览无余。如此‘善可以为法,恶可以为戒’,善莫大焉!”
“…”司ma光yan前一亮,陈恪说到他心坎里了,旋即苦笑dao:“那样就太大了,以光一人之力,究其一生也完不成。”说着笑笑dao:“我只打算从东周写到秦亡,估计还得写个好几年。”
“一人之力当然不行,修史哪有自己来的。”陈恪笑dao:“像我老师修《唐书》、修《五代史》,都是有专门的书局,数名文学之臣协理,十几名书吏打下手呢。”
“那是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