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廖展雄
:“想那普陀山也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你
为观音院住持的弟
,岂会不知?”
廖展雄
:“这老者是迦叶菩萨,他是佛祖如来传法宗的第一代祖师,为佛门二十八祖之首。那少者是阿傩菩萨,人称多闻第一,是佛祖如来的弟
,佛教经典就是由他记录佛祖言行于贝叶上,才得以
传至今的。”
廖展雄
:“愚兄也知之不多,都是从师父那里听来的,现下就鹦鹉学
吧。这三尊佛总称三世如来。居中的是释迦如来佛,即佛祖如来,原名叫悉达多·乔答
,释迦族人。两千多年前,他原是北天竺迦毗罗卫净饭王的王
,后来悟
家,在天竺(古代泥泊尔,印度)一带创立了佛教,他的弟
们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即‘释迦族的圣人’。他圆寂后,由他的弟
把他的言行记录在贝叶上,
传下来,成为佛教典故与佛本生经,也叫‘贝叶真经’。古时候,天竺人把当地的一
贝多罗树叶,放在
中浸泡,待叶
腐烂后,留下了稠密的网状树叶经络,可以代纸写字,写在这
‘纸’上的经文,故称‘贝叶真经’。释迦牟尼左边的,是三世如来中的东方佛,称药师如来佛,佛教中说他能给人医治各
疾病,是以又称消灾延寿佛。释迦牟尼右边的,是三世如来中的西方佛,称弥陀如来佛,又称阿弥陀佛(阿音‘婀’),佛教中所说的西方极乐世界,属他
辖。佛门宣扬人生在世须积善积德,死后方可接引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若寺庙中只有一尊如来,那便是佛祖释迦牟尼。”
二人穿过前
,步
大雄宝殿,但见大殿中间有三尊如来佛塑像,并排而坐。胡宜秋
:“表哥,为何明教寺的大雄宝殿仅有一尊如来,这迎江寺却有三尊如来?在普陀山也是这样,有的寺庙有一尊如来,有的寺庙有三尊如来。”
店伙
:“小店多的是上房。”
二人跨
山门,迎面有一尊弥勒佛,大腹便便,笑容可掬。佛像两旁挂一副对联,上联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下联是:“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一夜无话。第二天绝早,廖、胡二人上
赶路,岳山父
送至吕亭镇
。
胡宜秋
:“要两间上房。”
廖展雄笑
:“既如此,就要两间上房吧。”
店伙引二人至房内,又有一个伙计过来牵
至后院。
胡宜秋
:“关于佛门典故,我曾多次询问师父,师父总是说,你与佛门无缘,知此作甚?”
胡宜秋环指十八罗汉,
:“小弟见大多数寺庙均为十八罗汉,那年我路过苏州,见寒山寺却只有十六罗汉,至今也未
胡宜秋
:“小弟在家是一个人睡惯了的。”
廖展雄
:“要一间
净的上房。”
廖展雄
:“你师父之言不无
理。不过我师父说,既然学艺于佛教圣地,对佛门之事也应知一二。”
岳平接过银针,
天喜地,
:“多谢胡大侠。”小心地收好银针。
廖展雄诧然
:“我兄弟同住一房,正好抵足长谈,何以要分住两间?”
歇息了一会,廖展雄
:“天
尚早,听说这江边有个迎江寺,我们何不到迎江寺看看,也好消磨辰光。”胡宜秋应“好”
廖展雄
:“也只好如此了。”
胡宜秋见他
情真切,便
:“我们不久即去福建投效戚继光,我哥哥在戚继光帐下任职参将。你伤愈之后径去福建,若我们尚未至军营,可找我哥哥胡宜
。”取了一
银针给岳平,
:“以此为证。”
二人牵着
,走在沿江的一条街上,不多远,看见一家“迎江楼”客店,于是走过去。店伙早已迎上来,
:“二位客官住店么?”
廖展雄笑
:“表弟
考试愚兄么?”
岳平
:“徒儿伤愈之后,可到哪里去寻师父?”
胡宜秋
:“看光景今天是没法过江了。表哥,我们就在附近找一家客店住下,明晨再过江吧。”
廖展雄
:“佛家讲的是慈悲容忍,四大皆空,这副对联倒对得有趣。”
二人快
一鞭,扬尘南驰,未牌时分,已至安庆,于是直奔江边渡
。但见满江大雾,无涯无际,渡
空
无有一人。
岳平上前给师父叩
:“师父带徒儿一起去吧,也好见见世面。”
胡宜秋
:“所以小弟在这里诚心请教表哥呢。”
廖展雄
:“你肩伤未愈,还是好好养伤要
。”
胡宜秋兴致正
,问
:“站在三世如来前下的一老一少,是何菩萨?”
廖、二人
了迎江楼,左拐不远便到迎江寺。这迎江寺宛若一条大船,山门左右各有一只大铁锚,寺内有振风塔,
七级,有如船的桅杆,想是取行船振风之意,倒也别致。
胡宜秋
:“小弟委实不知,怎敢考试表哥?”